奈何本人没文化,一句卧槽行天下
这首2017年底出的歌,火起来却是到了2018年底。
我最初是看到中学生在教室里合唱的视频,节选的生僻字rap那段,听着让人很舒心,听上就会喜欢上,颂佛经般的感觉,特别是颂到“不稂不莠”这四个字以及“卬”的时候,旋律格外出彩。
但是没听明白任何一句歌词具体是什么,于是找到了陈柯宇的原唱版本。一看歌词,突然觉得自己是文盲,我怕不是一个假的中国人,吓得我赶紧打开了新华字典,这恐怕是一首属于语文老师的歌。我是来听歌的。你却让我识字。你这歌词应该注音,还要有音调的那种。
这歌听了也学不会,因为不认识字,大概是唯一一首大多数中国人自己都不会写的歌词,更别说要难倒多少歪果人了。KTV看字幕都不会唱,不是我不会唱,只是我字认不全,比闽南语和粤语还难学,不看歌词真不知道这是普通话发音。想测试得循环多少遍才能将歌词脱口而出,一测不要紧,完犊子,一首歌我都没有完整的念下来,现在没点文化,歌都唱不了。
让我仿佛回到了小学时,左手边一本新华字典,右手边一本怎么查字典。全程在认字,确认过字形,很多都是不会读的字,想读个半边都不行。我想我是要回去寒窗苦读,被冻死的那种。
这首歌很有创意,节奏带感,曲调朗朗上口,把这些生僻字韵压得很好,平平仄仄,仄仄平。歌词里有很多平时见面频率比较低的字词,引起大家的好奇。但不足也在这里,这些拼成歌词的生僻字,没有连贯的意思。可能外国人会更加喜欢这首歌,尤其那些喜欢中国文化的外国人,突然发现了一个练普通话的方法。
所以,建议把这首歌加进去外国人的汉语考级试卷上,阅读或听力都可以,不仅仅是为了让他们知道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最主要是我喜欢看老外一脸懵逼的样子,引起极度舒适。。。据说,西安外国语大学汉字听写大会就放了这首歌。
十万生僻字,常用三四千
这首歌词中其实有一大半只是不常用字,高考大纲范围内的,只有一小半是真正的生僻字。就如这句“琴瑟琵琶八大王,魑魅魍魉四小鬼”,只是不常用而已,都在中学语文的范畴。
其中大多数人都不认识的那些字词,不认识也很正常,文字在不断更新与停用,就好比迅哥儿不需要学会孔乙己说的茴香豆的茴字那四种写法。不然,简体字认完接着学繁体字,然后是文言文,学学金文,隶书,大篆,小篆,甲骨文,这辈子就过去了……悲喜自渡,他人难悟易误。
百科一下“生僻字”就知道:
秦代的《仓颉》《博学》《爰历》三篇共有3300字,到清代《康熙字典》已达47035字,到了1990年徐仲舒主编的《汉语大字典》,收字数为54678个,而1994年冷玉龙等的《中华字海》,收字数更是惊人,多达85000字,不过此书收录的汉字绝大部分是“死字”,也就是历史上存在过而今天的书面语里已经废置不用的字。
生僻字没有一个标准,不能拿《新华字典》框定。因为字典里也有很多大学中文专业毕业也不认识的字,也有不少电脑里拼不出来的“麻烦”。因为汉字数量太大。跟其他国家的语言文字一样,字典里的字词,绝大部分都是不常用的。以目前公认的《汉语大字典》为样本,它共收单字五万多。但是,实际通用的汉字并不很多。据统计,3500个常用字就覆盖了现代出版物用字的99.48%。十三经全部字数为589283个字,其中不相同的单字数为6544个字。《毛泽东选集》四卷,总字数为660273个,使用不同的单字只有2981 个。
我想,作者创作这首歌是为了提醒我们,还有这么多的生僻字我们不认识。
此生幸为中国人,来世还入种花家
听这首这首弘扬中国文化又涨知识的歌曲,让我想起了李太白的《草书歌行》: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 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
我觉得它最大的意义,是在近一二十年来,互联网的发展,电脑手机多于拼音打字为主,连写字都很少了,一些常用字的笔画都模糊了,更不要说这些生僻字,且国力逐渐增强的背景下,中外人民跨境愈加频繁,听众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意识到这么些年来,我们真的忽略了汉字的书写太久了,重新唤醒了我们对汉字博大精深的感觉,提高了人们的重视程度,也提升了民族的文化自信。
更觉得国家在逐渐地强大,我们不是生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而是生在一个和平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