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君王奉行以孝治天下, 明朝也不例外,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被命名为孝陵,更彰显了明朝孝治天下的基本国策。老朱定下了基调,明朝的后继之君们也基本遵循这一原则,使明朝历代的太后得到了很好的奉养。但凡事也有例外,纵观明朝历史,也有一位太后落得了一个晚景凄凉的结局。
这位太后就是明武宗的母亲张太后。明武宗在世的时候,张太后在后宫和朝堂上都拥有很大的权威。但明武宗只做了十六年皇帝便去世了,而且没有留下子嗣。他这一死,明朝的皇位传承马上陷入了危机。
根据皇明祖训规定,凡皇帝无皇子,必兄终弟及。然而明武宗是明孝宗和张太后唯一的儿子,根本没有亲兄弟,这可怎么办呢?张太后作为当时明朝的实际决策人,她必须选定一位继承人。于是在和朝廷重臣仔细商议后,张太后最终决定,由明武宗叔父兴献王长子朱厚熜入继大统,是为嘉靖皇帝。
张太后本以为,新皇是自己一手扶持,嘉靖为了感恩,肯定会孝顺自己,自己未来的权势地位也能得以保全。她无论如何也没想到,她看错了嘉靖帝。朱厚熜继位后,随之揭开了大礼议的序幕,当时嘉靖的父亲已死,但母亲仍然健在。所以议礼的焦点就集中在,张太后和嘉靖的生母蒋太后,谁该被尊为圣母皇太后,谁该被尊为皇伯母。
张太后和朝廷大臣的主张是,嘉靖必须以孝宗之子的身份继承帝位,这样一来,张太后就是名正言顺的圣母皇太后。但嘉靖自己的想法是,继统不继嗣,仍要保持兴献王一系的独立性。最终嘉靖取得了大礼议的胜利,他的父亲兴献王被尊为皇考兴献帝,母亲蒋太后为圣母皇太后。而明孝宗和张太后,则成了皇伯考和皇伯母。
在大礼议之前,张太后在宫中的地位高于蒋太后,大礼议之后,两者在宫中的地位完全颠倒。为了维护亲生母亲的权威,嘉靖皇帝不遗余力的打压张太后,但张太后已经做了十六年太后,在宫中地位稳固,不是轻易就能打压到底的。嘉靖初来乍到,一时也没什么好办法。没想到,不久之后,嘉靖等来一个机会。
张太后有两个弟弟,平日里依仗张太后的权势,做了很多坏事。嘉靖继位后,仍不知收敛,他们的罪行被告发后,嘉靖看准机会,大做文章,准备将二张开刀问斩。张太后得到消息,多次向嘉靖求情,但均被拒绝。眼看行刑日期日益临近,张太后整日惶恐不安,为了挽救弟弟的性命,张太后被迫向嘉靖下跪求情,嘉靖看目的基本达到,才同意将二张下狱,暂免一死。
此后张太后在宫中被蒋太后全面压制,彻底失去了控制后宫的能力。张太后的晚年,非常凄凉,有一次还险些被嘉靖所杀。嘉靖十七年,蒋太后去世时,嘉靖听信谗言,怀疑是张太后暗地里诅咒,导致蒋太后病逝。在古代,诅咒是大罪,嘉靖非常愤怒,要将张太后处以极刑。所幸有大臣们拼死力谏,嘉靖才放弃了这一决定。但此后,嘉靖和张太后的关系彻底破裂,直到张太后去世,嘉靖都没有再见张太后一面。张太后几十年的后宫生活,就这样悲剧的画上了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