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公务员,你需要了解哪些真相?
正解局出品
公务员,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铁饭碗、灰色收入、高福利、前途无量,在从严治吏的高压态势下,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趋之若鹜?关于这些传闻的真相是什么?
2019年度的国考已启动报名。要不要夜以继日的备考,以孤注一掷地决绝之心去考场搏一把?相信这个问题正在萦绕很多人的心头。
但更值得追问的也许是:那些关于公务员的真相,你真的冷静地想过吗?
1. 2019年的国考,也许将是史上最难考的一年
2019年度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已经启动。
一个多月后,它将迎来笔试,再然后,是面试、体检、政审、入职。预计明年盛夏之际,会有一万多名幸运儿,走进近百个中央机关的大门。
观察一下这一次的招录计划,最大意外是:招录人数的大跳水。2019年度,只计划招录区区1.45万余人,而2018年度则是2.85万人。
缩水了将近一半的招录人数,谓之大跳水,并不为过。事实上,查阅公开数据即可知,这一次的国考招录人数,已创10年来的新低。
在此,还可以大胆预测的是:国考之后的各地省考,招录规模也大概率会压缩。国考难,省考也不易。
个中缘由可以用五个字总结:形势比人强。今年3月,《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印发,多个中央部门合并重组,控制编制,提升效能,成为题中之义。
本轮中央机构改革完成之后,就是省市紧锣密鼓的布局。淘汰冗员、提升效能、刚性约束、总量控制、整合规范,这些要求,可以说已成共识。
如此形势之下,大跳水成为必然。
对于千千万万想要进入公务员队伍的人来说,这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招录人数减少了,报考的热度却并没有显著降低。通俗地说,那就是蛋糕小了,吃蛋糕的人不但没有少,而且很可能会多。
1994年,中国正式建立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490多个岗位公开招考,报名人数约4400人。此后计划招录人数与报名人数双双攀升。
十年前的2008年,计划招录1.3万余人,报名人数80多万,第二年即破百万。去年则有超过166万人报考,今年很可能超过此数,竞争也将更加激烈。
从往年的竞争比数据推算,这一次的国考竞争比很可能将翻一倍,接近100:1,至于个别热门岗位,千里挑一,甚至于万里挑一,都不会稀奇。2017年,民盟中央的一个职位就曾出现“万人争一”场面。
从这些情况分析,2019年国考,也许将是史上竞争最激烈,最难考的一次国考。
2. 真相一:走到哪都有饭吃,才是铁饭碗
关于公务员,最经久不衰的一个传言是:铁饭碗。
这话并不错。从2016年人社部公布的一份公报数据中可以看到,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有公务员716.7万人。据中国经济周刊的报道,这是国家部委层面,首次在公报中公布现有公务员人数。700万公务员之说,也于此有了权威说明。
700多万公务员,辞职的人有多少?根据中组部负责人在十九大后的一次公开讲话,我国700多万公务员中,平均每年的辞职率大概在 0.1%; 也就是说每年大概有1万个左右的公务员辞职。
如果单看离职率,公务员确实是铁饭碗。
辞职者是主动为之,还有被动的辞退者。数据显示,在1996年到2003年底,全国共有1.6万余名公务员被辞退,3万人辞职。
再比如深圳。在公开报道上,偶尔可以看到类似的新闻:
2013年,深圳有149名公务员离职或被开除辞退,2014年是194名,2015年是270名,2016年是394人。
深圳的数据统计口径不同,数据略有浮动,但可以明证的是,在深圳,因为各种原因离开公务员队伍者,一直存在,且有上升趋势。
曾经有一段时间,媒体上甚至热炒公务员出现“辞职潮”。当然,这显然是听风就是雨,把极端个别的现象夸张成了整体的局势。
其实每年离开体制的人数并不少。因为700万公务员的数据,不包括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比如医院、学校,等等。在大部分社会公众的认知里,事业单位和公务员是一回事,两者都是有编制、吃财政饭的铁饭碗。如果加上这一部分,中国端着“铁饭碗”的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大约有5000万人。
换一句话说,如果以5000万人为基数推算,每年离开体制的人数会更多,肯定不止一万人。他们为什么会离开,原因有很多种,不在此文讨论之列。这里想强调的是:
其实,不是一辈子在一个地方吃饭就叫铁饭碗。真正的铁饭碗是走到哪儿都有饭吃。当年,千军万马杀进公务员队伍者,智商绝对出众。而今,又能决绝告别所谓的铁饭碗,转换跑道者,勇气也足堪秒杀。在他们心里,公务员真的只是一份职业而已,不必美好,也不必丑闻。
3. 真相二:大把的灰色收入,是一种幻想
关于公务员,最邪乎的一个说法是:有大把的灰色收入。
所谓灰色收入,就是不公开不透明,游走于违纪违法边缘的收入。在公务员中,灰色收入肯定存在,但绝对没有大众想象的那么夸张。事实上,几乎所有行业都存在灰色收入。
普通公务员能够接触到的灰色收入,可能就是:在下级单位主办的杂志上发了一篇五百字的消息,收到五百块的稿费。去外地讲课,拿了一千块顾问费、车马费等等。
至于那些高达数十万数百万的商业、工程股票、回扣之类的灰色收入,不罕见,但也绝不是等闲者能接触到。其风险之大,大部分公务员,穷极一生,也不会揩到这种油。而且在近年来的高压打击之下,生存空间正在越来越小。
灰色收入之外,所谓待遇好、福利高这些传闻,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实际上,以我的了解,在中国,公务员的薪资与各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密切相关。
一般说来,中西部省市要略低,东部发达省份略高。在东部省份,大部分县乡的普通股科级公务员,加上各种津贴、补助、年终奖等等,一年收入一般也就在12万元左右,加上公积金,大约在15万左右,很少有超过20万者。而在中西部,基层公务员,则要低得多,一个月三四千块钱,一年不过六七万是常态。
这个收入,和当地流水线上的工人相比,自然算高的。但和金融、医药等高收入行业相比,则不过如此。而且最重要的是,在公务员制度中,普通科员和担任领导职务的处级干部,薪资收入差距远远没有企业里普通白领和销售总监的大。
但在现在的舆论中,公务员的收入被严重妖魔化了。如果你说公务员收入普通,既不高,也不低。反问者会质问:竟然这样,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去考?
但事实上,各地政府这些年都在强力推行的阳光工资改革,早已经将公务员的薪资暴露在阳光之下。在各种公务员论坛里,晒工资条的帖子并不少见,只是大家更愿意选择相信那些“听说”罢了。
当然,公众之所以有这种认知,亦可理解。大部分企业主的心态都是,社保能低就低,假期能少就少。而相形之下,公务员的保障要全面靠谱的多,再加上部分单位早年确实存在很多问题,这自然也就成为众矢之的了。这一切,仍待中国更全面的努力和进步。
在贪腐打击力度空前、法规建设细密的态势下,灰色收入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大部分公务员也早已经心态平和地接受了现实。
4. 真相三:在基层一生,是最大的可能
关于公务员,最天真的传言是:工作轻松,前途远大。
但只要上一些公务员交流的论坛,看一看就知道,工作压力大、会议多、材料多、加班、没有休息日的抱怨帖子俯拾皆是。
事实上,根据公开调查,在公务员辞职的原因中,因为薪酬低和晋升空间狭窄者,要超过七成。
即使是在那些高大上的国家部委,也不无辞职者。商务部是中央国家部委之一,主管国内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从其官方网站上公布的数据看,从2008年到2017年,商务部累计辞职人数达152人。其中,2015年辞职人数最多,共有30人选择辞职。
当然,在商务部的职业生涯,显然是加分项。从媒体披露的情况看,从此辞职者,不乏去腾讯、阿里等独角兽企业担任高管者。从事的工作内容,也大多与在商务部负责的事项相关。
在许多人的幻想里,考上公务员就是做官了,迟早有一天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真相又如何呢?
中国的公务员职级层数多,从办事员到国家级正职,级别有27级。但社会公众一般将其简化为: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县处级、乡科级。
根据规定,常规晋升路径是:升至科员需满干满办事员8年。再干12年,可以晋升为副科级。然后,再干15年,可以晋升为正科级。再然后,又兢兢业业干15年,可以晋升副处。
也就是说,如果你从25岁进入公务员体系,35年后,60岁的你就可以做到正科级了,退休的时候给你一个副处级的待遇就很不错了。
当然,这只是常规晋升规则。那些政绩突出,起点高,有人赏识者,晋升时间会快不少,三十多岁的正处级也并不罕见。
根据一些公开数据推算,中国的公务员中,大概有科级干部90多万人,处级干部60多万人,厅局级4万多人,省部级大约3000多人。
大多数公务员的职业生涯,做到正科级,基本就是到头了,做到处级已是幸运,做到厅局级已是凤毛麟角,再向上一步,就不亚于中大乐透了。
你确定在几十年的时光里,在一群智商、情商双高的同事中,你能杀出重围,成为这90万分之一,甚至60万人之一吗?
在县乡基层的普通岗位上,过完自己的公务员的一生,是常态。
有一则故事说,当年,曾有一个年轻人很崇拜著名学者,钱钟书的夫人杨绛。他给杨绛写了一封长信,表达了自己的仰慕之情和人生困惑。杨绛的回信诚恳而直接,除了寒暄和鼓励之外,其实只写了一句话: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如此而言,许多人对公务员这份职业,也是想得太多,分析得太少。
这些关于公务员的真相,卑之无甚高论。公务员真的只是一份职业而已,不必美好,也不必丑闻。
社会公众对公务员有着一种迷之执念,这中间有着深刻的社会、制度原因。
但在今天,我们值得一而再再而三强调的是,作为新生一代的年轻人,要有勇气跳出这些思维的桎梏,走出自己的人生之路。
诸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