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合会,全称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乃由波斯湾沿岸的六个君主世袭制国家创建。二战后的阿拉伯国家为寻找一条民族复兴之路,展开积极广泛的探索,其中就包括相互联合,而波斯湾沿岸国家联合组成的海合会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海合会是以建立集体防御机制起家的,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东局势持续动荡的情况下,海湾君主国抱团取暖的表现。当时埃及和以色列关系的正常化犹如原子弹爆炸般震撼了中东乃至整个伊斯兰世界,这直接导致阿拉伯联盟走向分裂。作为世界上创建较早的区域性国际组织,1945年成立的阿拉伯联盟是维系阿拉伯世界团结与合作的重要纽带。然而1977年,时任埃及总统萨达特突然造访耶路撒冷,向宿敌抛出了橄榄枝。1979年,埃以双方又在美国白宫签署了结束战争状态的和平条约。尽管如愿以偿的收回了被以色列侵占的西奈半岛,但阿盟主导者埃及却在中东地区人心尽失,前后有多达十七个国家与埃及断绝外交关系,阿拉伯世界一时间群龙无首。而随着伊朗巴列维王朝被推翻、苏联南下闪击阿富汗和两伊战争的接连发生,更使得中东局势走向了持续恶化。所以面对日益复杂和脆弱的地区安全环境,沙特决定联合海湾君主国,建立全新的集体防御体系。1981年5月25日,沙特、阿联酋、阿曼、巴林、卡塔尔和科威特六国的首脑齐聚阿布扎比,宣布了海湾国家合作委员会的诞生。
海湾国家合作委员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最高理事会,由各国君主组成。每年11月或12月,他们会轮流在六国首都召开首脑会议。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海合会依托自身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政治辐射力,着力推动阿拉伯世界一体化进程,堪称中东最成功的区域性国际组织。而海合会之所以能在中东地区的博弈棋局中脱颖而出,是与其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密不可分的。
首先是以经济一体化为先导。目前海合会已建成自贸区和关税同盟,正向海湾共同市场、货币和经济联盟的方向发展。海合会占据着全球已探明石油储量的45%,并控制着全球40%的石油财富,而且其以雄厚资金为后盾,正努力探索着一条以石油为依托的多元化发展道路。2011年海合会六国的贸易顺差已达5200亿美元。繁荣的经济在增强海湾各国联系的同时,亦维持着君主制的岿然不动。面对日益蔓延的中东乱局,富裕的海湾君主国为保证内部稳定,竟采取了最简单粗暴的做法——向民众发钱。如科威特拿出2.3亿第纳尔,约合8.4亿美元,向国民免费发放14个月食品券;而巴林则向每户居民一次性发放一千第纳尔(约三千美元)。正是因为内部的稳定,才使海合会萌生了谋求阿拉伯世界领导地位的雄心壮志。
其次是强化集体安全机制,维持本地区秩序。海合会目前有一支常设的联合武装力量,称为半岛盾牌部队。该部队的现役兵员约四万人,虽然在装备、情报和后勤等方面比较落后,仅仅能执行类似警察的治安任务,但其对巴林、科威特这样军事实力孱弱的海湾君主国来说,仍是维持国家和地区稳定的坚强后盾。2011年巴林局势陷入动荡后,半岛盾牌部队所属的一千名沙特士兵和五百名阿联酋警察,迅速以保护石油、水电及金融设施的名义进驻了巴林。海合会的军事援助,对这个领土面积还没有中国香港大、总兵力仅万人出头的蕞尔小国来说,绝对是雪中送炭,惊魂未定的哈利法家族得以在风雨飘摇中,继续着他们家族的世袭制统治。
虽然海合会在阿拉伯地区的政治转型中扮演了愈来愈重要的角色,但其仍存在着诸多隐忧。在经济层面,海湾各国的资源蕴藏量天差地别,这直接导致具体经济政策的差异和对立。对沙特、科威特等油气资源丰富的国家来说,以充沛产能维持世界石油价格稳定符合其根本利益;而巴林和阿曼则倾向于控制产量,刺激油价上涨,希望以有限的资源换取最大的报酬。经济政策的分歧,加之高度相似的经济结构,已经严重拖累了海合会经济一体化的前进步伐。
在政治层面,海合会同样举步维艰。伊拉克战争结束后,海湾地区的权力格局发生改变,长期压制海湾六国的伊拉克萨达姆政权烟消云散,沙特则趁机壮大为可与伊朗比肩的中东巨头。所以希望获得阿拉伯世界领导权的沙特与一心扑在建设上的阿联酋、阿曼等国产生分歧。而在对待伊朗的态度上,海合会内部的分歧就更深了。其中卡塔尔就长期奉行实用主义政策,而不以意识形态划界,所以其希望与伊朗,这个影响海湾地区局势的重要力量搞好双边关系。但这却犯了沙特的忌讳,并最终导致海合会内部的沙特、巴林和阿联酋等国与卡塔尔的断交。现今,动荡的局势仍困扰着阿拉伯世界的发展,而已现裂痕的海合会也在大国博弈的棋局中,继续着不断探索的历程。
举报/反馈

大明号地图

5.6万获赞 1.5万粉丝
讲述地图里的春秋 历史地图汇总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