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三国时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喜爱读三国的奕天还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奕天认为这些史学家并没有否定刘备请诸葛亮出山的事实,只是刘备请诸葛亮出山的过程并不是演义中“三顾茅庐”那个样子。
奕天认为诸葛亮很大的可能是先向刘备自荐,然后再通过徐庶推荐,最后刘备多次前往隆中跟诸葛亮会面讨论天下大势,最终诸葛亮才决定出山助刘备成就霸业。
奕天因为之前写过一篇关于诸葛亮的躬耕处,到底是在现代的南阳卧龙岗,还是在现代的襄阳隆中的文章,所以,专门研究过诸葛亮出山的过程。
诸葛亮《出师表》是“三顾”
最权威的资料,当然是诸葛亮自己写的《出师表》,其中有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可见,的确有“三顾草芦(茅庐)”之事。但是,我们要了解一点,就是“三”在古代,有可能指代多的意思,就是说很可能不止三次,而是超过三次的多次。
从诸葛亮的自述中,也并没有说刘备前面几次去都没有见到诸葛亮。更大的可能是,刘备每次去都见到了诸葛亮,而诸葛亮也想从刘备的谈论中判断刘备是否值得辅佐。
最终诸葛亮认为刘备是一位值得辅佐的明主,这才“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答应了刘备出山。
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是“三往”
刘备屯新野时,徐庶自荐投奔了刘备,并且被刘备重用。徐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并且让刘备亲自去请,这才有了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陈寿作为三国时蜀国的大臣,应该对刘备和诸葛亮之间的情况掌握的较多,加上跟《出师表》的相互印证,是比较可信的。
这里唯一要注意的是徐庶投靠刘备时,刘备是驻军新野,但是,徐庶推荐诸葛亮的时候,刘备可能并不在新野了,而是已经迁往了樊城。
《汉晋春秋》、《资治通鉴》诸葛亮居于隆中
因为刘备要在短时间内数次去拜访诸葛亮,所以,刘备去拜访诸葛亮的距离不应该太远。根据《汉晋春秋》的记载
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
《资治通鉴》中有类似的表述
诸葛亮寓居襄阳隆中,每自比管仲、乐毅
从襄阳出发,二十里的路程,走路也花费不了多少时间,两个小时就走到了。如果骑马的话,可以再快点。即使从樊城出发,路程翻倍,也花不了多少时间。
但是,如果是从新野到南阳卧龙岗,就有点远了,一百多里的路程,即使是骑马,单程也要一两天,这很不合理。而且南阳,即三国时的宛城,当时在曹操的统治下,刘备和曹操还是敌对势力,这么明目张胆的多次来往,曹操还从不干预,这太不可思议了。
《魏略》、《九州春秋》是诸葛亮自荐
根据《魏略》和《九州春秋》中的记载
刘备屯於樊城。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
《魏略》就是三国时期,魏国史官编写的史书,对于当时的事情应该还是比较清楚的。而《九州春秋》是西晋时成书,时间也比较近,可信度都是非常高的。
两本史书中都说诸葛亮是在刘备屯樊城时,自己主动去找的刘备。而刘备因为跟诸葛亮不熟悉,又因为诸葛亮年少,所以,轻视诸葛亮,就把诸葛亮当做普通的书生对待。
这就跟《出师表》和《三国志》矛盾了。
裴松之对此,只是表达了
虽闻见异辞,各生彼此,然乖背至是,亦良为可怪。
裴松之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并没有去尝试分析其中的原因。
奕天自己的见解
奕天个人认为,都是年代较近,比较可信的史书中出现这么大的矛盾,一定是有其原因的。奕天认为,这五本史料中所载,应该都没有大的错误,只是具体过程和细节需要我们补全罢了。
奕天认为,诸葛亮应该是先行自荐,从襄阳的隆中出发,自南向北,到樊城自荐于刘备。按照《魏略》的记载,当时诸葛亮等到宴席结束,给刘备献策。但诸葛亮献策的结果应该不像《魏略》所说,“备知亮非常人也”,刘备马上知道诸葛亮非寻常之人,并马上采用了诸葛亮的建议。实际结果很可能是,诸葛亮献策后还是没有得到刘备足够的重视。所以,诸葛亮又返回隆中去了。
但是,诸葛亮又不希望荆州落入曹操之手,同时,自己的好友徐庶又在刘备处,这才有了《三国志》中,诸葛亮托徐庶推荐。
经过徐庶推荐,刘备开始觉得诸葛亮是个人才了。从而采纳了诸葛亮先前的建议,“备从其计,故众遂强。备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礼之。”
这时候,诸葛亮因为刘备最初没有重视自己,为了得到刘备更多的重视,加上也想多了解一下刘备,诸葛亮这时自然要故作矜持状了。你刘备现在才发现我诸葛亮是个人才,那你就要多来请我几次了。
这才有了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
最终结论
诸葛亮在叔父诸葛玄去世后,隐居躬耕于襄阳城西二十里的南阳。
在曹操平定河北袁绍后,诸葛亮认为曹操必然南下取荆州,所以,主动跑去樊城刘备那里,告诉刘备这件事情。
但是,刘备开始并没有重视年少的诸葛亮。
这才有了徐庶再次向刘备推荐诸葛亮,而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
以上皆为奕天个人独创看法,错漏之处,请大家多多指正。欢迎大家关注喜爱历史的战国粉、三国粉和明粉奕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