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中国饮食,辣椒俨然已经融入日常生活。但如果仔细算起,辣椒到中国的时间,也不过近三百年的事情。辣椒最早在明朝戏曲家高濂《草花谱》中,留有记载:’蕃椒,丛生白花。“当时它是被当作观赏植物对待。到了后来,才逐渐被当作调料。
一开始的时候,它也不是辣味调料的主要来源,而是作为一种替代品。清朝康熙年间《花镜》中有记载:”其味最辣,人多采用。研极细,冬月取以代胡椒。收子待春来雨种。“也就是说,在辣椒刚出现的那段时间。
它只是用来当作胡椒在冬天的替代品。食用的时候,也是碾成碎末。这是因为在更早的时候,花椒、胡椒、茱萸、生姜等佐料,才是中国饮食常用的辣味调料。
到后来,辣椒被更广泛的接受。乾隆年间的《柳州府志》中说,当地人特别喜好吃辣椒,不仅日常食用生吃,还开始用来做豆瓣酱。辣椒这个称呼,也最早出现在这段时间里。
辣椒甚至还被列入中国医学的范畴里。清初医学家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金遗》中记载:辣茄,”性辛苦大热,温中下气。”
辣椒地位的提高,不仅让花椒、胡椒这些调味料不再有那么高的使用频率,而且,一些更久远以前的调味料,也逐渐被人遗忘。中国人使用调味料的历史并不短。从现有的遗迹发掘来看,可以追述到商朝时期。
当时人们使用的调料很简单,盐、酒、梅。这三种调料虽然简单,却被视为非常重要的东西。甚至皇帝表扬人的时候,也会说““譬兹梁栋,有若盐梅”。(你这个国家的栋梁之才,就像盐和梅一样重要)
当然,到了后来,一些其他的调味料就会出现。醋、蜜、蔗糖、酱,都开始出现在人们的餐桌饮食上。而且,在辣椒以前,其他一些调味料也早早的传入中国。像孜然,就是在唐朝的时候,从中亚传入中国。
不过,上面说的这些调味料,只是单一调味料。而在很早以前,中国人其实会食用一些复合型的调味料。在南北朝时流行的八和齑(jī),就是一种辛辣口味,由多种材料组成的调味料。这种调味料记载在《齐民要术》中,我们可以看看它的具体做法。
它需要八种材料组成,分别是:蒜,姜 ,橘,白梅 ,熟栗黄 ,粳米饭,盐,酢(醋)。这八种材料中,分别有辛、辣、甜、酸、咸,刚好组成中国最早对五味的追求。制作过程,要求十分严格。前面提到八种材料的前后顺序,正是制作时必须遵循的顺序。
加工的时候,不论制作工具,或者制作材料,都有严格要求。如蒜,必须要求“掐去强根,不去则苦”。古人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说的也许就是这个道理。
这种八和齑(jī),主要就是搭配鱼脍(生鱼片)一同食用。因为在中国历史上,吃不同的脍(切得很细的肉,如牛脍、羊脍),都会搭配不同的齑。所以,其实古代还有很多种类的齑。
也有一些其他,如十三香,五香粉,在以前都是经常使用的调味料。而且,一些过去的调味料,现在并没有消失,很多都成了药材。
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脑洞外星人,一个研究地球历史的外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