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格瓦拉同志
拜施耐庵的生花妙笔所赐,梁山好汉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妇孺皆知,以大头领宋江为首的一百单八将,各个身怀绝技,在“替天行道”、“劫富济贫”的旗号下,演绎出一幕幕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其实宋江起义在历史确有其事,只是其过程跟《水浒传》的情节出入很大。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宋江是个什么形象?他最终的结局又如何呢?
宋江占据梁山泊起兵,对抗宋朝暴政
跟其他农民军一样,宋江起义的导火索依旧是反抗朝政的暴政。原来宋徽宗为首的朝廷,为筹集对西夏、辽国作战的经费,维持帝国的正常运作,外加满足其骄奢淫逸的享受,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对民间频频实施横征暴敛的政策。在这些政策中,便包括将梁山泊方圆八百里的水域收归国有,百姓若想在其中捕鱼、采藕、割蒲,必须要按照船只的大小缴纳重税,凡私自捕采者一律按盗贼论处。
梁山泊周围的百姓一向以湖为生,每日辛苦劳作也就混口饱饭吃而已,如今被朝廷断绝生活来源,心中的愤怒、绝望可想而知。宣和元年(1119年),在求告无门的情况下,梁山泊周围的贫苦农民、渔民聚集在豪强宋江的周围,利用当地易守难攻的地形,公然打出了反抗朝廷的旗帜。
宋江义军的骨干其实只有三十六位
据史书记载,宋江义军中的骨干共有三十六人,但具体名讳不详。宋人龚开曾在《宋江三十六人赞并序》罗列出三十六人的名讳、绰号,大体与《水浒传》相同,或许也正是作者施耐庵写书时最早参照的“蓝本”。尽管龚开的说法并无史料作证,只是一家之言,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三十六名骨干组成的团队战斗力惊人,让宋朝吃尽了苦头。
然而跟小说中的情节不同,宋江虽然在梁山泊举起反旗,却并没有在这里扎根,而是在击溃朝廷的征讨军后便离开此地,在山东、河南、河北一带流动作战,跟朝廷打起了游击。由于宋朝承平日久,内地军队久不习战,所以尽管宋江所部人数并不多,但每到一地却能将守军打得落花流水,以至于河朔(黄河下游)、京东(开封以东)一带的宋军望风披靡,但闻宋江大名便落荒而走,显得异常狼狈。
宋江义军战力惊人,横行十郡无人可挡
宋江义军到底有多能打,在史书当中有明确的记载。据《宋史·张叔夜传》载:“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敢婴其锋。”而据《东都事略》记载,当时的亳州知州候蒙曾向徽宗上奏:“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一个骨干只有三十六人的团伙,横行十个地级市,竟然让官军束手无策,拽不拽?
然而长期流动性作战也有其弊端,其中最明显便是后勤保障不足,如果不能在当地劫掠到财物和兵源,那么等待宋江义军的,只有日渐损耗后的归于失败。果不其然,就在两年后(1121年)宋江乘船进攻海州时,中了知州张叔夜的埋伏,进攻时损失惨重,后退时又被截断归路,眼瞅着就要全军覆没。就在走投无路之际,宋江向张叔夜竖起白旗,请求率残众投降,并得到后者的同意。
宋江被张叔夜击败后,被迫投降
(宋江)声言将至,叔夜使间者觇所向,贼径趋海濒,劫钜舟十余,载卤获。于是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距海,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贼,江乃降。见《宋史·张叔夜传》。
宋江接受朝廷的“招安”后,就此进入官军的系列,并被派往各地征伐攻讨,但至于是否参加过平定方腊、北伐辽国等系列战役,至今学术界尚未形成一致的论断,甚至连宋江最终的结局都是个未解之谜。
不过,宋江及多数骨干虽然消失于历史长河中,但有一人却在若干年后重新出现在正史当中,并干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此人便是在关中僭号称帝的史斌,也即“九纹龙”史进的历史原型(“建炎元年秋七月,贼史斌据兴州,僭号称帝。斌本宋江之党,至是作乱。”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史进的历史原型便是史斌
史斌在两宋交替之际的建炎元年(1127年)起兵,一度占据汉中,并向四川、西安进兵,在与官军鏖战多时后,才被名将吴玠勉强击败,最终落得个被凌迟处死的结局。这也是史书中关于宋江余部活动的唯一记载,此后便再无相关事迹流传于世。
史料来源:《宋史》、《东京事略》、《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
举报/反馈

文史砖家

45万获赞 14.8万粉丝
打开脑洞,换个姿势读历史!
历史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