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在咔吧她的小核桃的时候,一不小心说漏嘴了,说出侧宫静妃不顾皇太后禁闭的禁令,穿着花束子的衣服,出去溜达。
事已至此,就把静妃掉包三阿哥的肚兜,把四阿哥害死的真相给暴露了。
而当太后到侧宫来责问静妃的时候,正好碰见静妃与花束子温柔缠绵,嬉笑之声,都传到殿外去了。
废后与失宠的贵人一起吃对食,把严谨的宫规抛之脑后,这简直就是福临与太后的奇耻大辱。
太后最后执意处死花束子,根源就在于此。
这个花奴的后人,这个出身卑贱的奴才的奴才。
不仅睡了她的宝贝儿子,最后还勾搭上了她的儿媳妇兼侄女,博尔济吉特的脸都被丢光了。
四阿哥夭折这件事,孝庄一早就知道一定是静妃干的。
别说静妃害宫里的小孩子有前科,也别说花束子软弱善良毫无害人之心,单单小皇后的口供,就是百分之百可靠的(小傻子不知道什么叫说谎)。
但是孝庄明知静妃才是害死四阿哥的罪魁祸首,却依然想把所有的罪状赖到花束子身上。
所以她言语如刀,字字如针,胸有成竹的逼问花束子,她知道花束子无从辩驳也不敢辩驳。
她就想这样把这个杀头的罪名扣在这个既睡了皇帝又想睡皇后的“贱民”身上。
而静妃此时,挺身而出,意图把太后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
她明明知道,此时不明哲保身是非常危险的,但她偏偏就如太后以前所说的,臭脾气就真的硬到底了。
甚至用鄙夷的语气讽刺苏麻喇姑:我是奴才,你是妃子,用不着你来管我。
而太后的怒气,也因为静妃对苏麻喇姑的出言不逊,而被撩拨的更为暴烈。
这对姑侄,表面上看是为了四阿哥的死因而纠缠,其实都是为了自己的“对食的对象”在对峙。
我一直在想,静妃这个人设,最大的意义在哪里?
如果只是想塑造一个狠毒嚣张的皇后,就应该把她塑造的像《孝庄秘史》里面的娜木钟那样,几乎找不到一丝优点,人人除之而后快。
但是编剧没有这么做,这个人物的确恶贯满盈,先后折在她手里的就有两个孩子。
编剧的本意,其实并非要把静妃塑造成本剧的最大反派,就像编剧其实不想把男主角塑造成本剧第一伟光正的正面人物一样。
静妃的性格里面,带有一种无论何时都不愿意矫饰伪装的真率,但这种真率在压抑人性的皇宫里面就是人人无法忍受的毒刺。
静妃侮辱别人,伤害别人,但同时也被当时的环境压抑的遍体鳞伤,只有她敢说“福临不像皇上”,只有她敢说慈宁宫是“伪善人”。
其实这些话都是编剧想要透露给读者的,只有静妃这样没有道德束缚,又丝毫没有顾忌的人,才能真正达到编剧想要“反封建”的目的。
举报/反馈

清一

1.2万获赞 9757粉丝
大千世界中的我们,细品百味人生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