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猎手》开篇即标明“本片基于真实故事”,但在片尾字幕做了更为详尽的界定:“尽管本片基于真实事件,但部分人物、姓名、情节和地点为剧情需要进行了虚构,因而任何与现实人物的雷同之处纯属巧合与无意。”相信很多人看完本片后会和我一样好奇,真实事件究竟是怎样呢。我略一检索,发现二者差距还真是不小,可以说电影做了大刀阔斧的改编。这其中最为核心的差异竟是——在历史上马克、戴夫和杜邦三人从未共同出现在“狐狸猎手”农场上!真实的时间线是:杜邦在1986年前后首先向哥哥戴夫发出邀请,而戴夫推荐了弟弟马克,因为马克彼时刚刚被斯坦福大学解聘,丢掉了助教的饭碗。马克在“狐狸猎手”农场只呆了两年时间,就因为无法忍受杜邦极度自我人格所带来的沉闷气息,于88年离开。反倒是戴夫携全家自89年迁入农场,一直生活到遇害的1996年初。那时“狐狸猎手”农场是美国摔跤队备战亚特兰大奥运会的训练营地之一,戴夫自身既是队员,又是杜邦聘用的摔跤教练。
影片将舒尔茨兄弟与杜邦原本分离的交集重叠在一起,设定在1984至88年间,由此激荡出三人强烈的戏剧冲突并导向最终的悲剧结局。根据影片提供的叙事线索,杜邦的杀人动机较为清晰:一个无法得到父母认同的亿万富翁,热衷于资助摔跤运动,其实质是希望拥有一批依恋自己的运动员,以此获取病态的心理满足。他原有机会在精神上吞噬马克,却被拥有健全人格的戴夫在无形中击溃,最终恼羞成怒动了杀机。这脉络太符合好莱坞冷门佳片的气质了:就人物是亿万富翁与奥运冠军、就场景是肃杀封闭的私家庄园、就主题既涉及血腥的真实案件又深入小众的摔跤世界、就根源是病态人格与似有还无的同性情结……然而既然历史上三人从未同时相处(1996年杜邦枪杀戴夫时,马克已离开农场6年之久),影片所给出的整条线索便不过是自成逻辑,于现实毫无关联。那么我们自然会追问,在现实中杜邦的杀人动机又是什么?戴夫当场毙命,无从给出自己的判断。杜邦与警察对峙两天后被捕,在庭审中被认定 “精神失常”,以三级谋杀罪获刑13至30年,2010年在狱中病逝。“精神失常”究竟是事实,还是杜邦及其律师团为逃脱重刑而编制的理由,无从知晓。有两条信息可供大家推断:一、戴夫而非马克才是杜邦生活中真正的密友。戴夫原本计划在96年奥运会后接受斯坦福大学的教职离开狐狸猎手农场,这令杜邦感到很不满;二、杜邦一直都是个“危险人物”。他曾于1983年结婚,但这段婚姻仅维持了90天,妻子便感到再不离开就会有生命危险:杜邦曾尝试刺伤和勒死她,把她推向火炉与急速行驶的汽车……滥用酒精与毒品令杜邦的情绪越来越不稳定,而他也确如电影所描述的枪不离身。只是在1996年1月26日开枪那一刻,杜邦到底意识清醒还是陷入恍惚呢?它依旧或许永久是个谜。
《狐狸猎手》中涉及的多位人物依旧健在,他们如何看待这部电影,想必也有不少人关心。作为影片主角之一的原型马克,态度较为暧昧。一方面他本人参与了拍摄,扮演试训前给“自己”测量体重的裁判,另一方面他对影片中关于杜邦和“自己”同性恋情的隐晦表达极度反感,在脸书上称这是一个“令人恶心和侮辱性的谎言”,表示“憎恨导演贝尼特米勒”,但不久之后马克又向贝尼特公开道歉,认为他是史上最伟大的导演,连续三次提名奥斯卡实至名归,但是这部影片令自己触景生情,一时很难面对。戴夫遗孀南希不仅同意影片拍摄,还提供了不少真实道具,比如片中戴夫所戴眼镜即为其丈夫生前遗物。至于杜邦家族,导演贝尼特表示从始至终没有遭受到任何来自其的阻力,他还确与一些家族成员会过面,他们都很大度,当然这个前提是贝尼特认为自己做足了功课,很清楚法律允许和禁止的界限在哪里。《狐狸猎手》本身是部节制而有质感的佳作,若与其背后的真实事件相比较,相信大家会同我一样得到更多乐趣和值得回味之处。
在杜邦集团的光环下,马克越来越依赖他的“恩人”。起初一切顺利,然而杜邦善变的性情,错误的引导渐渐开始影响马克的训练。不久,杜邦的怪异和残忍就削弱了马克本已摇摇欲坠的自尊。同时,杜邦也将兴趣转移到了戴夫身上。在他的离间之下,三人终于走向了悲剧的深渊。[1]马克最终离开了自己一度认为是“导师”和“父亲”的杜邦。而八年后的某个冬天,杜邦当着戴夫妻子和杜邦保镖的面,开枪射击戴夫,三颗子弹结束了这位前奥运和世界冠军的生命。杜邦随后被捕,后来被判三级谋杀,死于狱中,他终年72岁,《狐狸捕手》是一部意蕴丰厚的电影,超越了体育传记片的范畴。这或许会是米勒最好的点,也是最好的关于美国人、美国人生活和美国人的精神世界的影片。米勒在片中显示的娴熟、自信、游刃有余,令人敬佩。尽管主角是哀伤而动人的查宁·塔图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