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清宫影视剧中,我们都会见到一个很熟悉的场面,皇帝上朝,群臣下跪并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那么现实中是否也是如此呢?其实当我们考证清代史料的时候,并没有发现这样的记载。
大朝仪是清代皇帝比较重要的朝政礼仪之一。清代自顺治八年(1651)开始规定,一年当中,元旦(现在的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冬至、万寿(在位皇帝的生日)为三大节。每年这三个节日,皇帝都要在太和殿接受朝廷文武百官的朝贺,并向百官赐宴。
事实上,清朝在关外时已经制定了元旦和万寿节的庆贺仪。康熙八年(1669),规定朝会时的乐章。清代大朝仪基本沿袭明朝,只是复杂程度比明朝要稍微低一些。大朝仪和登基仪都是在太和殿举办的,场面和出席人员也基本相同。
主要的差别是在氛围,由于登基仪大都在先皇的丧期举行,因此要表现出肃穆、宏大的场面,不能有喜庆的成分,因此无论是中和韶乐还是丹陛大乐都是设而不作,但是在大朝仪中一律奏起。另外,大学士不用请宝,群臣上表的内容也有所不同。还有一点区别就是,登基仪式结束后,新皇要立即换上孝服回到守灵处守灵;而大朝仪结束后,皇帝要回到乾清宫接受皇后率领的嫔妃的朝贺。
事实上,清朝早在关外就已经形成了初步的朝仪。天命元年(1616)努尔哈赤就开始制定了元旦庆贺的朝仪。天聪六年(明崇祯五年,1632)皇太极制定了新的朝仪,崇德元年,制定了元旦大臣进表和万寿节的庆贺仪。
入关后,清统治者继承了明代的大朝仪礼制。在顺治八年(1651)规定,元且、冬至、万寿节三大节,行大朝仪。康熙八年(1669),制定了朝会时的乐章。
大朝仪时,王以下个各位官员、外藩王子、使臣都要按照规制站好班次,銮仪卫率官校陈设卤簿于太和殿前,陈设步辇于太和门外,陈设大驾于午门外,陈设驯象于大驾之南,陈设仗马于丹墀中道左右;教坊司陈设中和韶乐队于于太和殿东西檐下,陈设丹陛乐队于于太和门东西檐下;礼部官在太和殿东设置黄案;仪制司郎中、内阁中书分别将在京王公百官贺表、笔砚带人殿内,安放在表案和笔砚案上。
天快亮时,王公百官先在午门外集合,然后在礼部官员引导下进入各自位置,列有立位和拜位。鸿胪寺卿引王、贝勒等站在丹陛。鸣赞官引群臣和进表人员按顺序从两掖门进入,到丹墀场上按顺利站立。朝鲜、蒙古等使臣从西掖门进入,站在西班末。
丹墀内设有铜质品级山,按正,从九品排列,东西各18排。纠仪御史立在西檐下,东向,两人,丹陛、丹墀东西向各站立4人。四位鸣赞官站立在殿檐旁,陛、墀地方也是如此。丹陛南街有3级,6位銮仪卫官负责鸣鞭。
钦天监报时,皇帝出,进入中和殿,执事官行礼,之后,到外朝检查事情。皇帝的车驾出,引导、后扈都是严格地按照礼仪规制行事。这时,午门鸣钟鼓,奏中和韶乐,皇帝到了太和殿后,乐停止。内大臣分前后站立,侍卫在次其后守护。起居注官4人,站在西面金柱后面,大学士、学士,讲读学士,正、少詹事站立在东檐下。御史、副佥都御史立于西檐下。
皇帝升殿坐定,正式典礼开始。銮仪卫官唱:“鸣鞭”,鳴赞官唱“排班”,王公百官开始拜。等站起时,乐停止。宣表官奉表出,进入殿下正中,北向跪着。大学士二人打开表,宣表官宣读表文,完毕后,把表放回原案,作丹陛大乐,群臣都行三跪九叩礼。
宣表官等人退出,回到原位。鸿胪寺卿引朝鲜等藩属使臣,理藩院引蒙古使臣就拜位次序,行三跪九叩礼,作丹陛大乐,礼停止时,乐也停止,使臣等退回原位站立。皇帝赐坐,群臣和外臣都就在站立的地方行一跪三叩,之后按序坐下。进皇帝茶,然后皇帝赐茶,之后,再鸣鞭3次,奏中和韶乐,圣驾还宫。乐停止,群臣依次退出。
乾隆帝时开始,对文三品、武二品以上官员以及记住官、外国使臣茶。嘉庆二年(1797)停止赐茶。规定在元且、万寿节午时设宴,冬至节次日接受祝贺。万寿节先拜太庙,接着道皇太后宫行礼,礼毕,接受祝贺。
从清朝大朝仪的程序来看,并没有见到我们经常在清宫剧里经常见到的“山呼万岁”的场面。清朝这一点,和明朝大朝仪有着明显的差别。明代大朝仪的高潮是在传制之后,赞跪,唱“山呼”,百官拱手高呼“万岁”,再唱“山呼”,百官再呼“万岁”,唱“再山呼”,百官要齐声高呼“万万岁”。
凡是高呼“万岁”的时候,在场的乐工军校等也要齐声呼应。可是这一套礼仪在清朝已经废止了。即使在明朝,也只有三大节中的大朝仪才山呼万岁,并不是平时的常景。因此,现在的清宫剧里动辄山呼万岁的镜头显然有违历史。
举报/反馈

左都御史

46.4万获赞 8.5万粉丝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活力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