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的外交政策,向来都被认为是软弱可欺的典型。尤其是甲午海战,败给日本以后。但谁都没想到,甲午海战后的清政府,面对意大利这个欧洲列强,却用十分强硬的手段,逼退了他们。
当时是公元1899年,意大利向清政府提出要求,要“租借”浙江三门湾为意大利海军基地。意大利不仅要求蛮横,甚至开出军舰威胁,意图逼迫清政府同意。出乎意料的是,清政府以强硬的口吻,拒绝了意大利的要求。同时整顿沿海军备,派出北洋海军。并且责令,不允许讲和,一副随时开战的架势。一向软弱的晚清政府,哪来的底气,敢跟意大利开战?
图中蓝色位置是三门湾
第一点:当时全国上下的民情,都不允许清政府表现出软弱可欺的一面,态度必须强硬。而且,甲午海战的失败,对整个中国影响太大了。过去被认为是蕞尔小国的日本,现在正龇牙咧嘴,步步紧逼。当时的中国,就像面对野狼的进攻。这时候如果后退一步,就露了怯,狼的胆子也就更大了。甲午海战后,不仅日本,欧美各国,都想从中国占便宜。如果今天面对意大利退了一步,后面其他的国家,就会认为中国软弱可欺,它们会上前撕咬、瓜分中国。那时的中国,将不止面对一个意大利,而是更多的欧洲国家,到时候将永无宁日。
第二点:当时的清朝,算是舔了几年的伤口,实力也是有所恢复。尤其是重整了北洋水军,购买了不少舰炮,实力恢复了不少,已经有实力,可以抵挡住意大利的进攻。而且当时军队上下的士气都很高,没有出现怯战的情况。负责浙江事务的,又是两江总督刘坤一。这是一个精明干练的封疆大臣,把沿海的防务交给他。清政府也比较放心。
图为刘坤一
第三点:意大利虽然是个欧洲列强,也有一定的工业水平,但实力不算太强。想想也挺有意思的。意大利这块地方,过去是古罗马的核心所在地。但意大利并没有继承到古罗马当年的精气神,实力一直不算太强。意大利曾费尽心思入侵非洲的埃塞俄比亚,结果还是以失败告终。而且,当时意大利的国内,也是一团乱麻。各种矛盾冲突不断。这次意大利这么高调的出兵中国,就是想转移国内老百姓的注意力。
第四点:因为意大利的实力不强,所以,他们做事,就要考虑到其他国家的态度。不过,其他欧洲国家,肯定不愿意看到意大利这么做。原因很简单。因为在当时欧洲各国的眼中,中国就像一个被任意宰割的蛋糕。蛋糕虽然大,但总是有限的。如果别人多占一块,自己肯定就少得一些。况且,清政府现在摆出的强硬态度,让整件事情有了一个缓冲的时间。欧洲各国就可以借着这个机会,逼着意大利退出。
不过,这场战争最后并没有爆发。因为意大利看到这种情况后,主动派人跟清政府和谈,放弃三门湾,清政府也成功保卫了自己的领土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