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格瓦拉同志
正所谓官场如战场,委实凶险无比,如何游刃其间、善始善终,其实是一门很高深玄妙的艺术,唯有看透人性、知所进退的聪明人才能做到。这做官的艺术,除了必备的知识能力外,最最重要的还是心胸城府,是无论顺境逆境都能心如止水的超强心理素质。说道超强的心理素质,千余年前某位唐朝名相曾有精辟的说明,他的一席话令人醍醐灌顶,发为官者之深思。此人,便是唐高宗、武则天时期的宰相娄师德。
首先讲一下娄师德的生平简介。娄师德为高宗朝进士出身,由江都县尉累迁至监察御史,一直走的是文官晋升路线。然而在48岁这一年(公元678年),老娄却毅然“投笔从戎”,跟随李敬玄征讨吐蕃,开始靠刀枪博取功名。娄师德虽然是“半路出家”,然而打起仗来却“无师自通”,曾在白水涧迎击吐蕃,取得八战八捷的骄人战绩,因功担任河源军经略副使、左金吾将军、检校丰州都督,屡受朝廷嘉奖。
公元692年,娄师德在边疆镇守14年时间后,被召入朝中担任宰相。在此后的7年时间里,娄师德出将入相,游走于朝廷、边疆之间,担任过很多重要职务,是备受朝廷倚重的“顶梁柱”。公元699年,娄师德病逝于会州,终年69岁。死后,娄师德被追赠为凉州都督,谥号贞,葬礼极尽哀荣。
娄师德在官场摸爬滚打近半个世纪,虽然偶有浮沉,但基本上算是游刃其间、畅通无阻,是名副其实的“官油子”。娄师德的为官之道最讲城府,这在他与其弟的一番对话中可见全貌。这则史实见诸于《资治通鉴》,事件的概述如下:
娄师德之弟被任命为代州刺史,赴任之前向兄长讨教为官之道。娄师德问他:“我现在是宰相,你也将出任刺史,我们家的荣宠过盛,难免遭人嫉妒,该怎样才能保全性命呢?”其弟回答道:“今后即使有人向我脸上吐口水,我也不敢还嘴,把口水擦去就是,绝不让您担心。”娄师德满脸忧容,说道:“这正是我最担心的。人家朝你脸上吐口水,是对你发怒。你把口水擦掉,表明你不满,会让人家更加发怒。你应该笑着接受,让唾沫不擦自干。”
其弟除代州刺史,将行,师德谓曰:“吾备位宰相,汝复为州牧,荣宠过盛,人所疾也,将何以自免?”弟长跪曰:“自今虽有人唾某面,某拭之而已,庶不为兄忧。”师德愀然曰:“此所以为吾忧也!人唾汝面,怒汝也;汝拭之,乃逆其意,所以重其怒。夫唾,不拭自干,当笑而受之。”(《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一》)
此即成语“唾面自干”的典故来源。从娄师德在官场上的表现来看,他不仅是此原则的提出者,而且还是此原则的忠实践行者,从以下两则史实可见一斑。两则史实,前者出于《资治通鉴》,后者出于《新唐书》:
史实一:娄师德在朝中担任宰相期间,某次与另一位宰相李昭德一同上朝,由于身体肥胖,所以行动异常迟缓。李昭德是个急性子,多次停下等待娄师德后,开始变得不耐烦起来,对老娄破口大骂“你这个可恶的乡巴佬!”娄师德受此侮辱,非但没有反唇相讥,反而笑着回答道:“师德不是乡巴佬,谁是乡巴佬?”(“与李昭德俱入朝,师德体肥行缓,昭德屡待之不至,怒骂曰:“田舍夫!”师德徐笑曰:“师德不为田舍夫,谁当为之!”)
史实二:娄师德曾荐举狄仁杰为相,狄仁杰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因政见不同,竟然将老娄排挤出朝。某次武则天问狄仁杰对娄师德的看法,狄仁杰的回答略带不屑,称娄不能知人荐才,有愧宰相之位。武则天听后,笑着拿出当初娄师德举荐狄仁杰的奏章,令狄仁杰大为惭愧,叹道:“娄公盛德,我被他宽容相待却不知道,我不及他太远了!”
狄仁杰未辅政,师德荐之,及同列,数挤令外使。武后觉,问仁杰曰:“师德贤乎?”对曰:“为将谨守,贤则不知也。”又问:“知人乎?”对曰:“臣尝同僚,未闻其知人也。”后曰:“朕用卿,师德荐也,诚知人矣。”出其奏,仁杰惭,已而叹曰:“娄公盛德,我为所容乃不知,吾不逮远矣!”(见《新唐书·娄师德传》)
正是凭借着“唾面自干”这样超强的心理素质,城府极深的娄师德才得以在凶险无比的官场全身而退,同时也深深的影响着一大帮后来者。后世著名的政坛“不倒翁”们,如冯道、张廷玉、曹振镛之流,未尝不可以视之为娄师德的好学生。
举报/反馈

文史砖家

45万获赞 14.8万粉丝
打开脑洞,换个姿势读历史!
历史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