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大帝原创,发表于百家号,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洗稿和抓取)
李文是黄埔一期生,长期为胡宗南的部下,25岁当团长,29岁当旅长,32岁当师长,33岁当军长,40岁当集团军总司令;但最后军衔不过中将。在晚年,他与同乡和老同学陈明仁,更是不能比。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他本人在人生的关键时刻犯了糊涂。
1949年1月中旬,北平守将傅作义决定以大局为重,于1月22日通电和平起义。
这时李文为第四兵团司令兼北平城防司令,统一指挥北平的防御。他的手下除第四兵团三个军外,还有石觉第九兵团五个军归他管。
当日上午,傅作义军长以上人员开会,宣布起义和平部队和平改编事宜。尽管李文等人也列上了起义将领的名单,但是他和石觉、第16军军长袁朴等将领痛哭流涕。会后,他召集石觉、袁朴及各嫡系部队师长以上将领开会,商讨应变对策。他们已经无法改变起义大势,但还是在各师抽出轻机枪50挺,装上四架飞机运至南京。然后,李文、石觉等则搭乘来北平劝阻傅作义起义的徐永昌的飞机,逃离了北平。
李文逃离北平后,即同石觉、袁朴到浙江奉化的溪口,晋谒下野的蒋介石,表示自己的忠心。9月,李文被委任为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副主任,旋兼任第五兵团司令官。不久,奉命率第五兵团,与第七兵团裴昌会部、第十八兵团李振部,从关中退往四川构成防线。可是二野大军采取大迂回、大包围行动,多路挺进,由鄂、黔入川,李文等人立即乱了套,率部往四川腹地撤退,撤到了成都地区。
12月9日,四川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和云南的卢汉等人通电起义,胡宗南也吓得逃走了,群龙无首,有的宣布起义,有的与解放军接洽。第十八兵团司令部李振主张走傅作义的道路,但是,遭到李文的坚决反对。
接着,第十五、二十兵团餐补在彭县起义,李文下令所部星夜分两路西逃,收到受到解放军强有力的堵击,经过两昼夜的挣扎,李文到达邛崃山二十里的地方,再也无法前进了。部下们酝酿放下武器投降,李文眼看无路可走了,说了一句“这样恐怕不行吧”,默认了部下向解放军投降之事。
李文在11个月零5天后再一次回到了解放军,不过这一次是当俘虏。
早在北平起义时,毛泽东派老同学李明灏劝李文留在北平以后任职,叶剑英也劝他留下来,将来“当个部长”。李文不听跑了,结果成了阶下囚,可见糊涂之极。
李文投降后,被送到西南军政大学高研班学习,受训优待。可是,1950年3月,他与原第57军军长冯龙、第20军军长周士瀛几个人一起,又一次从重庆歌乐山学习班逃跑,潜至香港。次年,他又跑去台湾。
这样,他一直滞留在台湾,先是当了十几年的中将参谋,最后去糖厂当顾问,再无什么辉煌。他于1977年4月在台北病逝,终年73岁,到死也没回过老家——湖南新化。
几十年后,他新化老家的一些人谈起同是兵团总司令的李文和陈明仁时,惋惜地说:“李文当年若在北平跟傅作义起义,军职至少和陈明仁同级,上将军衔,不在军队也是部长,可惜了。好笨!”
举报/反馈

文史大帝

140万获赞 9.1万粉丝
讲述历史上的那些人和事儿,求真求实
关注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