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蚂蚁效应:懒于杂务,才能勤于动脑。
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洛克菲勒曾说过的话:“整天工作的人,没有时间来挣钱。”
在日本北海道大学进化生物研究小组,对三个分别由30只蚂蚁组成的黑蚁群的活动,进行了观察,大部分的蚂蚁都很勤快,而少数蚂蚁却整日无所事事,东张西望,他们把这部分蚂蚁叫做“懒蚂蚁”。
当生物学家在这些“懒蚂蚁”身上做了标记,并且进行隔离,那些平时很勤快的蚂蚁很快就表现出很找不到正确的方向,而当“懒蚂蚁”再次出现时,带领众蚁向他们早已侦察到的新的食物来源转移。
原来“懒蚂蚁”把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侦察”和“研究”上,它们能观察到“组织”的薄弱之处,同时保持的高度的敏感,探索新的食物来源,这就是“懒蚂蚁效应”。
在团队中,“懒蚂蚁”的作用,是否重要?不言而喻。
勤与懒是相对的而言,在一个组织中,一个公司里,如果所有的人都很忙碌,没有人静下心来思考,观察市场与内部经营,视野就会被限制,不能跳出现有视野,以更高的维度去观察。
就像蚂蚁在前行的过程中,只能看到眼前的路,而人在看蚂蚁时,就能看到它们前面是沟壑,还是水坑。如果说“勤”是在执行战术,那么“懒”就是在制定战略。
“勤”与“懒”在组织内部,又是相辅相成的存在。需要大多数“勤蚂蚁”进行创造价值,推动前行与发展。同时也需要部分“懒蚂蚁”勤于动脑,思考创新、协调、谋划。
“懒”不是真的懒,而是不愿被杂务缠身,损失掉思考的时间。就像一些领导每天都在查考勤,在细枝末节的事情上纠结,根本无暇来制定更远的目标。
纠结在杂务之中难以脱身,就像世界很大,但一叶障目的感觉。组织中需要一些“懒蚂蚁”跳出杂务,提升维度,找准方向,这样才能保证“勤”的人有事做,“懒”的人跳出圈外,扩宽视野。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懒蚂蚁”得勤于思考。
“懒蚂蚁效应”在企业用人,培养人方面既要培养“勤蚂蚁”,也需要那些运筹帷幄,能跳出圈外勤于思考的“懒蚂蚁”。
美国康奈大学的ScottA·Snell教授,根据人力资本的价值和特殊性将企业内部的人才进行层次分类:核心人才、独特人才、通用型人才、辅助性人才。
对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每个类型的人才都有着不同的作用,其中核心人才就属于懒蚂蚁类型,“懒”于杂务,勤于思考,具有学习、创新、快速适应市场,并且可以看到内部运营中出现的问题。大多数企业管理者就扮演了“懒蚂蚁”的角色。
“好马能历险,耕田不如牛。坚车能载物,渡河不如舟。”让“懒蚂蚁”去做杂务,让“勤蚂蚁”去高瞻远瞩。就像让千里马去耕田,让牛去赛跑一样。
职场中一个人表现不好,是因为他能力不足,还是没有安排到位,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有些人安排对了,那就是精彩,安排错了,那就是一场灾难,有能力的人往往能成就大事,同时破坏力也是会很大。
中国古人智慧:劳心者治人,劳力者受制于人。
每个人的脑子里,都装着避免痛苦,感受快乐的程序。“趋易避难”是人的本性,但“懒”出价值,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
就像“仓鼠之轮”一样,每天不停地奔跑,但还是停留在原地,因为跳不出那个“圈子”。很像现在的职场人,每天起早贪黑,一直在努力地拼命的努力,以为只要足够努力就能够改变现状,可事实上,大多数人就像“仓鼠之轮”一样,每天重复着同样的生活,一直在原地。
适时减缓自己的脚步,做一只可以跳出圈外的“懒蚂蚁”观察一下自己脚下的路。“懒蚂蚁效应”不仅是对企业、对组织有作用,对自己来讲也很关键。
不要说什么“停不下来”的话,要知道磨刀不误砍柴工,如果不能跳出圈外,不能适时地“懒”一下,那么就会像大多数“勤蚂蚁”一样,失去“懒蚂蚁”的带领,就会不知所措,陷入迷茫。
如果你不是能在组织中做一只“懒蚂蚁”,那就做一只自己的“懒蚂蚁”,找到方向,明确目标,不要在“勤”来安慰自己,做那些感动自己,却起不到效果的事情。摆脱杂务,不必纠结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
身在职场“懒”似乎太多人,认为是一种不积极的表现,事实上,“懒”未必不是一种智慧,如果无法改变客观,未尝不可做自己“懒蚂蚁”,跳出圈外,找准方向,走出属于自己的路,被杂务缠身的人,就如同“仓鼠之轮”,看似忙碌、勤奋却一直停留在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