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中,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
从而使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对人的行为反式,思考方向和思维方式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并且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为暗示效应。
也就是说一个人不自觉地接受暗示,并按暗示做出行为反应的心理现象。
反暗示效应是指抵制暗示影响的一种现象。
一方面是指被暗示者识破了暗示者的意图,有意抵制,表现出与暗示意图相反的心理或行为;
另一方面指暗示者由于暗示方法不得当,使暗示的实际效果与预期效果相反。中国的俗语“此地无银三百两”就是这种意思。
有这么一个有趣的现象,在1985年的美国洛杉矶有一场较大影响的足球赛,观众达数千人。
在看比赛期间,有六个人反应胃部不适,有的反应肚子疼痛,有的表示想呕吐。赛场的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猜想他们是喝了台下出售的某种饮料出现的不良反应,于是通过广播提醒大家不要再喝这个牌子的饮料。
不料,广播播出后不久,竟然相继两百多个人出现食物中毒现象被送往医院。所幸,该品牌的饮料送去检查后,发现饮料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这时,广播又通告这个检查结果。于是这个消息也传到了医院,那两百多名“患者”不治而愈,兴致勃勃地跑回球场看球。
这个故事里的两个广播都给人以心理暗示作用,虽然两个广播的暗示效应作用是相反的,但是其中的心理作用原理是一致的。
这是一个极好体现暗示效应的例子。可见,暗示效应不仅有积极的作用,也会有消极的负面作用。
如果我们一直接受积极肯定的心理暗示,会对我们的心理,行为,情绪产生积极的作用;
相反的,如果我们一直接受消极否定的心理暗示,那么我们的各个方面也会受到消极的影响。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在学生宿舍里,只有一个人在认真读书,其他的舍友都在上网和打游戏,那么最后这个人有很大的可能坚持不了学习,加入舍友的上网、打游戏的行列。
但是,如果其他人都在学习,只有一个人在上网,那么这个人很有可能会强迫自己学习,不甘落后。
由上可知,暗示效应在群体中所起的作用尤为明显。
暗示者发出暗示后,引起了受暗示者性质相反的反应,就是反暗示。反暗示又分两类,一是有意反暗示,二是无意反暗示。
有意反暗示
有意反暗示就是故意说反话以达到正面效果。
如军事上常用的“声东击西”、“欲擒故纵”等方法,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激将法”,所利用的都是有意反暗示。
在商业活动中这种方法也得到广泛运用。
例如,一家日用百货商店,为处理库存洗衣粉宣布降价10%,但一月过去了却买者甚少。后来,商店在店门贴出一则广告:本店洗衣粉,每人限购一袋,购两袋以上加价5%。
人们看了广告纷纷猜疑:“是不是洗衣粉要涨价了?要不为什么多买要加价呢?”在此心理的支配下,人们开始抢购,不过几天,这家商店的洗衣粉就销售一空。
再如,美国有家饮食店,在门外摆了一个大酒桶。在桶壁上引人注目地写着:“不可偷看!”但桶周围却无遮无拦。
凡路过的人,看到桶上这几个字,本来对这个大酒桶毫无兴趣的人也因禁不住好奇心的驱使,停下脚步往桶里看个究竟。
可见,“不可偷看!”从字面上看,是对看的行动的一种抑制,实则起的作用却是与此相反。
本来不想看的人也要看一下,这正是经营者巧妙地通过暗示利用了人的好奇心理。只要你一看,饮食店老板的目的就达到了。
因为桶里写着“我店有与众不同、清醇的生啤酒,一杯5元,请享用。”
“与众不同”又激起人们的好奇,就会想到花5元钱去尝试一下他的酒到底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这样一来,老板的生意就做成了。
无意反暗示
正面的暗示无意中起了相反的效果称之为无意反暗示。“此地无银三百两”的笑话就是这类暗示的典型例子。
有经验的人常根据这种原理洞悉别人的心理。如有的孩子在家中毁坏了东西,但家长查问时,却把手藏在背后,连声说:“我没有,不是我。”这就是无意反暗示,也可巧妙地加以利用。
而且对同种事物采用不同营销手段所产生的效果往往也是天差地别。
例如:香烟的广告商有意在广告上写:“抽烟有害,请勿抽烟,其中包括XX牌香烟。”结果,更加吸引顾客购买这种香烟。
而另一种情况则截然相反。有一个不吸烟的人想尝试吸烟,但是当他看到烟盒上面有十种吸烟患病的图片,比如肺癌、咽喉癌等,这个人就决定不尝试吸烟了,这就是暗示效应的作用。
心理暗示也有强弱的区别,毕竟人在生活当中可能时时刻刻都会受到心理暗示的影响。
暗示也是没办法被人控制的,不管愿不愿意,想不想要,内心已经先你一步肯定了这个暗示了,这也算是一种本能的存在吧。
熙桓心理
暗示效应与反暗示效应是人们行为背后的驱动法则,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特别是在教育方面,儿童接受暗示比成人强。因此暗示效应和反暗示效应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应用十分广泛。
只要能够合理的运用,都可以发挥其积极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