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则疏,远则密”,指的是:你跟一个人走得越近,越容易产生矛盾,而产生了矛盾,你们的感情也会出现问题,变得疏远。而保持一定的距离,则会让你们的感情更稳固。这个道理,适用于人际交往,更适用于恋爱与婚姻中。
-01
人在社交中的4种距离
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提出了这个理论,他根据人与人之间不同的关系,感情程度以及处境,提出了社交中的4种距离。
第一:亲密距离
顾名思义,亲密距离就是一个人与身边最亲近之人的距离;你与爱人的距离,与家人的距离,也可以理解为零距离。
这种状态的物理距离,一般在15公分以内,而能够保持在这个距离的人,往往是你的爱人,你的父母亲人。
只有与你亲密无间的人,才能够在这个距离内接近你,产生一些肢体接触。
第二:个人距离
与亲密距离相比较,个人距离往往存在于人际交往中。
当你与朋友,同事接触时,会保持一段距离,这个距离让你感到舒服;而这个距离的物理距离,大概就是你能与对方顺利握手的距离。
保持这个距离,既不会让对方感到疏远,也不会让你感到不舒服。
这是我们作为个人,与外界产生社交时,往往会保持的距离。
第三:社交距离
社交距离,一般适用于我们与关系不怎么熟悉的人的交往状态。
这个距离,一般会在1米多左右。
比如:你去办某件事时,需要通过窗口与工作人员交流,那个距离,就是社交距离;不影响你们产生正常社交活动的前提下,保持一个彼此都舒服的距离。
第四:安全距离
这个距离,一般发生在陌生的环境,或者是人群中。
当你在车站等车时,会下意识地跟周围的人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个距离就是安全距离。
而安全距离的范围,也根据每个人心中的承受能力来决定,一般在1.5米以上的距离。
对于社交恐惧的人来说,这个安全距离,会保持更多。
-02
“心理距离效应”与社交
心理距离效应,可以理解为人在社交中对外界保持的距离。
与不同的人,会保持不同的距离。
有一个类似的效应叫“刺猬效应”。
当两只刺猬依偎在一起的时候,它们不能靠的太近,因为距离太近就会伤害到对方;只有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让它们获得温暖和陪伴。
而在人际交往中同样如此。
即便你们关系再好,你们是相识十几年的好朋友,你们是睡在上下铺的兄弟,是多年的同学,但长时间生活在一起,走的太近,依旧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
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
跟朋友生活在一起,时间久了,彼此的缺点和坏习惯就暴露了出来,自然会产生矛盾;跟爱人结婚后,热恋期的情人变成夫妻,也会产生矛盾;即便是跟我们的父母生活在一起,也会有各种拌嘴。
但是,如果我们与对方保持一定的距离,我们之间的关系反而会变得更加融洽。
距离产生美,这句话一点儿也没错。
两个人谈恋爱时,每天腻歪在一起,并不是好的相处方式,腻歪在一起,会有更多的矛盾,会出现拌嘴争吵的现象;但如果保持几天见一次的频率,就会让两个人的感情保持稳定。
结婚后,每天生活在一起,夫妻也会产生矛盾,而让夫妻感情平稳的办法就是,给对方留下一些空间。
家里的某个角落属于你,也有另一个角落属于对方。
在社交关系中,与朋友相处,也是这样的道理。
保持一定的频率联系,偶尔聚在一起吃饭就可以,频繁见面,甚至生活在一起,都容易产生矛盾。
-03
人际交往中,不要毫无保留地对一个人太好
很多时候,你对一个人太好,对方未必会给你同样的回馈。
你的付出,有时候会变成无用功,对方只是理所当然地接受你的好,却不愿意给你任何回报。
当你追求喜欢的人时,如果他始终不愿意回应你,你就不应该再接着付出;在人际交往中,如果你的付出,总被当成理所当然,连一句感谢的话都没有,那你也没必要再付出了。
你的耐心与精力,应该留给值得你珍惜的人。
你对一个人太好的时候,对方容易不珍惜;而一旦你减少了付出,对方就会将你此前对他的好,全都遗忘在脑后。
恋人相处,人际交往,都容易有类似的经历。
所以,你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情感,与对方保持适当的距离,只有这样,才能让你们的感情越来越稳固。
今日话题:
你觉得,跟对方距离太近会伤感情吗?
(文章配图来源网络,文字原创,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