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漫漫,婚姻是一个令人反复探讨和思索的话题,我们不禁质疑:搭伙过日子的婚姻能长久吗?
搭伙过日子是一种特殊的婚姻状态。可能没有领取结婚证,或者是由于多种原因选择在一起生活,一个屋檐下,一个锅里吃饭。
这种情况老年人居多,他们为了老了能在一起互相照顾,或者一方丧偶,为了满足各自的需要,选择了搭伙。
这种情况能不能长久,要看双方对彼此的需要程度。
一、搭伙过日子的再婚老人很难长久。
我的邻居赵大爷因为六十多岁的时候丧偶,由于岳母没有人照顾。所以,刚过百天,就和比自己小八岁的外县老太太领取了结婚证,老太太的已经成年未婚的一儿一女也就名正言顺住进了大爷的家,在这里吃住八年。
她的儿子结婚后,老太太就伺候儿子孙子去了,离开了大爷,一直没有回来,年迈的大爷只能自己度日。
后来,大爷因脑梗住院,她一天也没有照顾过,儿女更别提了。大爷去世后和前妻葬在一起,多年以后,老太太去世了,被儿女运回了老家。
这件事让人明白,不要把感情看得太重,也不要过于相信搭伙过日子的婚姻能长久,因为没有真爱,没有担当和承担,一切都只是纸上谈兵。
俗话说:“”少年的夫妻老来的伴”。年轻时以为,婚姻是一场风花雪月的浪漫之旅,是两颗心毫无保留地交融与契合。
然而,岁月的流逝,世事变迁,让我逐渐明白,现实中的婚姻并非总是如此理想化。身边有不少人,选择了搭伙过日子的婚姻,他们没有炽热的爱情,只是为了生活的便利和稳定,选择了相互依靠。
就像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所说:“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二、搭伙过日子的婚姻,如同想逃离却又难以挣脱的围城。
我有一位朋友,名叫晓婉。她与丈夫相识于网络,相处短短数月便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他们之间没有深厚的感情基础,没有相濡以沫的情感支撑,有的只是感觉彼此条件相当,可以一起应对生活的琐碎。
起初,日子还算平静,两人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矛盾逐渐浮出水面。以自我为中心,没有爱的支撑,一点小小的分歧都能引发激烈的争吵。
她曾向我哭诉,她觉得这样的婚姻如同牢笼,困住了自己的灵魂,觉得身心疲惫,生不如死。
而我自己,年轻时,经历过几段感情,经过刻骨铭心的伤痛,最终,觉得自己年龄不小了,选择了一个看似合适的人囫囵嫁了。
现在,我明白,年轻时的我们不懂爱情,总以为感情可以慢慢培养,只要彼此用心经营,搭伙过日子也能幸福。
然而,现实却给了我沉重的一击。没有爱情的滋养,少了相互之间的吸引,生活变得平淡如水,爱好上的差距,人格上的距离和价值观的不同,使得共同语言很少。
我不由地想起了诗人徐志摩与陆小曼的爱情,热烈而奔放,但最终却以悲剧收场。而钱钟书与杨绛先生的婚姻,却充满了相濡以沫的深情,他们的爱情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总结
婚姻的长久究竟取决于什么?是物质的保障,还是精神的契合?
搭伙过日子的婚姻,经不住风雨,当生活遭遇变故,内心渴望温暖与理解时,没有感情基础的婚姻,提供不了情绪价值。
真正长久的婚姻,是建立在深厚的感情基础上,是两个人愿意为了彼此付出、承担,而不是不是短暂的需要和占有,是困境时的陪伴,是长久的互相照顾,互相搀扶,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愿所有的家庭和睦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