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图南。每天阅读3~5分钟,给你的心加点油。今天分享的话题是回应粉丝的留言——为什么朋友之间的友情越来越淡,走着走着就散了。
前几天,收到了一个粉丝的留言,他觉得随着自己年龄的增加,曾经的好朋友逐渐变少了。好多过去认为能走一辈子的朋友,如今都不联系了。自己口口声声的好哥们、好朋友,实际上电话一年不打一个,信息一年不发一条。
01一个不说,一个不问,一个不追,一个不等
如果是大家遇到这样的提问,你们是怎么回答呢?
我以前在一个社交平台上看到一个提问:人和人的关系是怎样变淡的?
一个点赞最高的回答是:一个不说,一个不问,一个不追,一个不等。
真好,说的真的非常好。我特别喜欢这个网友的留言。
成年人的关系,绝对不会像小孩子一样,“你为什么不理我了”“你快理我”,成年人的世界没有这种纠葛。
成年人的世界是什么样呢?是由小时候的付出,转变为长大后的索取。
有付出,无论是单方面还是双方,他就有维系长久的基础。大家在一起前提就是有需要。
但是成年人不付出了,没有付出就没有需要,没有需要就没有了在一起的基础,不管是你的朋友,还是你的亲密关系。一旦彼此之间的关系开始变淡,想再次浓厚起来就非常非常的难了。
张小娴有一篇文章,写到她在上大学的时候,有一个关系特别好的一个女同学。她们之间亲密无间。
后来,这个女同学到英国读设计,毕业后留在了英国,成了一个很有名的时尚设计师。
而张小贤大家都知道,从事文学创作,成了大家耳熟能详的网络作家。
她说,有一次出差到香港,在机场看到了一个背影非常像她闺蜜的人。她犹豫再三,最后还是打消了上前打招呼的想法,目送那个熟悉的陌生身影在人群中淡去。
她知道,自此两个人的关系彻底画上了句号。从此,不会再有任何情感交集了。
02山水不相逢,故人不相问
我觉得,关系变淡,应该是成年人之间最好的一种结局。从一开始轰轰烈烈地登场,然后激情彭怕地并肩前行,到后来的默默祝福,最后是远远的凝望、淡出。从此山水故人,老死不相往来。
从心理学上分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是与两个人的经历有密切关系的。
如果两个人之间的经历不一样,社会阅历不一样,社会地位和社会阶层也不一样,他们在一起的话,无论之前多么的熟悉,彼此之间除了尴尬,没有任何共鸣之处。
我们上学期间,人与人之间的所有的一切都是相同的,大家在一起可以胜过任何关系。
但是毕业后,各自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注定和你走在一起的,就是和你一道同行的。
所以,每个人都不要因为朋友越来越少,不见面、不联系而感到焦虑和愧疚。特别是逢年过节,也没必要特意去发一条问候短信。
成年人,不要卑微地活在别人的评价关注中,更不要焦虑在自己的精神内耗中。
如今你保持的状态,其实是最好的。就这样默默的关注着对方就行。没必要主动去发一条短信,没必要隔三岔五去问候一下,连点赞都不需要。
你是你,他是他,彼此在心里还记得,就够了。
什么是朋友,曾经拥有就行。陪你走到最后的,也会在某一天离你而去。
有能力,帮助一把。没能力,别说话了。
成年人最好的相处方式,就是关系慢慢地变淡。学会独处,不去打扰别人,直到相忘。
山水不相逢,故人不相问。给自己一个最体面的存在。
我是图南,一个从业19年的心理医生,关注我,让更多人因科学心理学而获益。
(特别声明,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修改。请谅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