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座背后的神秘力量:为何总能说到心坎里?

“处女座的人都有洁癖、追求完美;

双子座的人性格多变,无拘无束;

摩羯座的人忍耐力强,天生压抑;

白羊座的人直率热情,干劲十足;

......”

你一定也听过这些关于不同星座人格的描述,并在其中找到了个人特征的共鸣。“遇事不决,占星玄学“也成为了很多人的人生格言。但时不时也会好奇,为什么星座占卜总与自己的某些性格如出一辙?这背后的原因可能并非宇宙的力量,而是我们心理和社会行为的体现。

01

巴纳姆效应

巴纳姆效应(Barnum effect)是1948年由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通过试验证明的一种心理学现象。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这种人。

心理学家福勒于1948年对学生进行一项人格测验,并根据测验结果分析。试后学生对测验结果与本身特质的契合度评分,0分最低,5分最高。事实上,所有学生得到的“个人分析”都是相同的 :

“你希望他人能喜欢并仰慕你。

你倾向于对自己要求严格。

你还有很多潜力尚未开发。

虽然你的性格中有些缺陷,但你整体上可以想办法克服。

你在与异性相处时遇到过困难和难题。

在外人看来你显得自律稳重,但实际上内心却缺少安全感。

有时你对自己的决定有过严重疑虑。你更喜欢自由与转变,在受到限制和桎梏时会感到不悦。

你以独立思考能力为傲,在没有满意证据之前不会轻易接受别人的观点。

你认为过于坦诚地向他人吐露心声是不明智的。有时你很外向、和蔼、容易相处,但有时你很内向、矜持、充满警惕。

你的部分愿望不太实际。

你人生中的主要目标是为了追求稳定。”

结果平均评分为4.26,在评分之后才揭晓,福勒是从星座与人格关系的描述中搜集出这些内容。从分析报告的描述可见,很多语句是适用于任何人,这些语句后来以巴纳姆命名为巴纳姆语句。

在心理学上,“巴纳姆效应”产生的原因被认为是“主观验证”的作用。主观验证能对我们产生影响,主要是因为我们心中想要相信。如果想要相信一件事,我们总可以搜集到各种各样支持自己的证据。就算是毫不相干的事情,我们还是可以找到一个逻辑让它符合自己的设想。在我们的头脑中,“自我”占据了大部分的空间,所有关于“我”的东西都是很重要的。我们的车牌号码、手机铃声、电脑桌面、卧室的墙纸自己都会精心设计,为的就是体现自己独特的个性。

还有所谓的“谄媚效应”。大部分人更愿意相信让他们自己看起来更正面和更积极的事情。所以他们会认同自己还有很多未能得到发挥的潜力以及自己是喜欢独立思考的人之类的描述。

02

巴纳姆效应的影响

巴纳姆效应在生活中十分普遍。各类网络上兴起的人格测试、心理测试的结果也常常能让你认为“这就是我”。而这些简单的标签永远不能真正反映出你真实的模样,它们仅仅是利用巴纳姆效应让你觉得自己就是这样的人,这就是星座运势、算命和人格测试那么准的原因。

事实上,巴纳姆效应不止会造成认知谬误,还可能会使人们反而因为这顶“帽子”的心理定势,产生消极暗示的反作用,心理学上称之为“巴纳姆负效应”

这是因为当我们把自己塞进这些描述里、用这些标签来描述自己时,一些错误甚至消极的思维定势便会植根于我们的脑海中。当我们在生活中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劣势的思维定势会被唤醒,导致我们对自己有了负面的心理暗示。

03

如何应对巴纳姆效应

聪明的人善于从巴纳姆效应中找到生活的自信。不要禁锢自己于各种星座性格人际测试的结果中,而是学会从不断的测试中进行自我评价与反省,在不断的经历中正确认识自我。而关于如何正确地认识自我,不妨参考以下几点:

➤ 自我分析和反省:客观地观察自己,分析自己的优劣所在,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检查,调整自我认识的偏差重新认识自己的个性、能力等。

➤ 听取他人的评价: 全面而完整地听取他人的评价,对正确认识自我十分重要,同时,也能很好地反映自我认识的能力。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的结果很相似,则表明你的自我认识能力较强、较成熟;反之,则表明你在自我认识上有偏差,需调整。

➤ 合理运用巴纳姆效应:在生活中如果合理运用巴纳姆效应,积极的心理暗示有助于我们对未来有更强大的信心。

了解这些心理和行为机制之后,我们应当明白,占星术中对性格的描写往往是泛泛而谈且富含模糊性的。每个人的性格是独一无二的,受到诸多不同因素的影响。不论你是否对星座非常痴迷,我们都应当更多地依据自身的特质、喜好、价值观来塑造自己的方式,而不是盲目跟随星座性格描述的框架去生活。

原标题:《星座背后的神秘力量:为何总能说到心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