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帮你速读文章内容
近年来,儿童及青少年拒绝上学问题频发,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种行为可能导致学生产生负面情绪和自我怀疑。复学过程需家长与心理咨询师配合,抓住契机助力学生重返校园。
摘要由作者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有用

近年来,儿童及青少年拒绝上学的问题成为心理门诊中比较常见的问题之一,也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广泛关注。据西安曼朗心理咨询师介绍,孩子拒绝上学,不仅仅是说孩子完全不上学,还包括上课时间中途离开学校,出现回避上学的行为表现,比如早晨起床发脾气、表现出躯体疼痛、哀求父母允许他们不去上学待在家里等等(Kearney&Silverman,1996)。

孩子拒绝上学会严重干扰青少年学习和成长,在世界各地也都引起了广大学者的注意。美国学者 Kearney 在一项研究中发现,有28%的美国青少年有拒绝上学行为(Kearney,2001);在一项针对广州中小学生的调查中,拒学行为检出率达到22.5%(陈玉霞戴育红2016)。

离开学校后,他们会更好受吗?

姜闪闪在《拒学青少年复学心路历程及影响因素——基于当事人和心理工作者视角的质性研究》一文中提及,在对13名拒绝上学的青少年进行访谈式时发现:

有些青少年离开学校后处在一种非常糟糕的情绪中,或对自我常常有很多负面的感受

也有一部分青少年,在离开了让自己痛苦和难受的学习和学校环境后,感到轻松和自由

有的青少年则两种状态都存在,矛盾的两种状态的交替出现

也有受访青少年也谈到无聊和没意义感

①糟糕的情绪/负面的感受

6位受访的青少年谈到在离开学校后处在一种非常糟糕的情绪中,情绪低落、颓废,或者是脾气暴躁,或对自我常常有很多负面的感受。

受访者:就是浑浑噩噩,每天就睡觉,偶尔在房间里面发脾气摔东西。

受访者:大部分时间很抑郁,躺在床上掉眼泪,问自己为什么活得这么惨,自己内心很矛盾,自己折磨自己。

受访者:感觉到的是,可能对自己是一种在现实意义上的放弃了,就感觉自己未来啥也做不了,感觉已经是处于失败的一种状态。我已经失败了,那就破罐子破摔那种感觉,也没想到未来会干啥。

受访者:当时心情也没有好坏,也没有别的想法,心情好坏也没区别,因为上学也不怎么开心,回来也不怎么开心,所以就没有太大区别。

②感到暂时的舒服轻松

6位受访青少年谈到在离开了让自己痛苦和难受的学习和学校环境后,感到轻松和自由。

受访者:反正不读书的时候就很开心,非常开心,可以不读书,但是怎么来讲虽然说只能开心这么一会会儿时间,肯定是希望永远都是这个样子,但是不可能。

受访者:虽然我天天在家里待着,但是我觉得比较自由,反正比学校里自由。刚开始肯定是喜欢这种不上学的状态,但慢慢的就会觉得有一点点无聊了。

受访者:前一个月在家呆着,心理的波动不是很大,后来天天在家上网,玩玩游戏,看看电视,日子也挺自在的,别的什么都不想。

③颓废无聊

有8位受访青少年谈到拒学后颓废无聊等相关的感觉或状态,有青少年感觉自己无所事事,有的会体验到无聊和没意义感,也有体会到一种麻木感。

受访者:是一个无所事事的状态,什么都不千,也不做,也不想上学。

受访者:我当时待了一阵,觉得太无聊了,每天都重复一件事情,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再后来觉得每天日复一日的,觉得生活每天都过得很重复,觉得很没有意思,很无聊。

受访者:但是我可能游戏玩着玩了半年,感觉也就那个样,感觉没那么大的意思,觉得好像得找点改变,就想找点变化。

受访者:开始会想为什么会这样,后来就什么都不想了,就麻木了。我甚至现在会回想,我都不记得为什么会过了这么久,为什么过了半年时间,我感觉好像才或者几天。

不难发现,不去上学的青少年也未必一直轻松,甚至轻松只是很少的一部分。除去情绪感受,青少年拒学在家期间,他们的人际、行为、态度、想法、对父母的劝诫的态度也都会随着情景的变化而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这也就注定了,复学的过程将是连续的、系统的、动态的。西安曼朗心理认为,作为拒学儿童青少年的家长,如果能在孩子的一系列的变化之间寻找到合适契机跟孩子进行工作,让孩子成功复学也必将事半功倍。

西安曼朗心理提醒各位家长,父母看着孩子不去上学,关心则乱,难得理性平静地去捕捉合适的契机,这时候,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心理医生的帮助不失为一个事半功倍的选择。

举报/反馈

西安曼朗心理

8.5万获赞 575粉丝
全球精神心理连锁品牌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