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9月,叶子知道自己虽然获得推免资格,但只能保本校,推不到自己一心想去的北大,而本校只是个很普通的照顾性双一流学校,叶子当年高考没考好,一心想着读研能去自己的梦中名校北大,于是打算放弃保研,决定考研。
既然自己基础那么扎实,考研冲名校也还是有一定信心的。
经过一番苦读,叶子如愿进了北大心理学面试,然而就在这一刻,叶子却犹豫了,北大心理学专硕学费三年19万8,加上不提供住宿,房租一个月两千五,每年三万,三年下来就十万,生活费来回交通费,每月两千五,每年也三万,三年也得小十万,总共就近40万了。这费用不低呢。妈妈鼓励说,这可是全国最顶尖的学校,大多数人想去也没机会啊。
但叶子考的是专硕,招生简章上明确说了,学校不提供宿舍,这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呢,妈妈又给她打气,租房能花多少钱,爸妈都还能挣。
叶子计算着,这三年的费用,学费加生活费加租房费用,乱七八糟算下来都40万了,这费用都够去国外读个一年硕。父亲说,那英国的一年水硕哪有北大的牌子硬,回来找工作,听说很多单位不要一年制硕士,根本就不如北大硕士,咱就去北大。
既然父母也支持,那还说什么,经过一心一意的准备,复试也有惊无险地过了。
接下来就是准备租房,毕竟学校附近的房子可不好租,需要提前准备。叶子她们考上北大的学生,都建了个群,联系了其它学生后,决定和一个叫亚菲的准同学合租。23年6月,离开学还有两个多月,叶子和亚菲到了海淀区找房子,可她们发现,学校附近的房子都是老破小,而且还被隔成几个隔间,隔音不好不说,毕竟这种隔间是被官方禁止的,一旦发现,还有可能重新找房子,再加上租金两千还只有几平米,感觉很不安全,后来,她俩在北京四环外找到一个50多平米的,离学校十多公里,租金加水电费各种费用,两人每月均摊个4000多,勉强接受了。
开学后叶子才发现,真正的苦才开始,为了不迟到,她要6点多起床。快速洗漱后门口胡乱吃点才骑上电动自行车,骑30多分钟才到达学校。
10月初,北京的清晨已是寒风凛凛,叶子骑着电动车把自己捂的严严的,发现周围全是骑车上学的,送外卖的,赶着上班的。一直到11月底,路上已经不能骑车了,叶子才只能坐地铁,但这样耗费时间更多,所以她必须起的更早一点。
有很多时候,晚自习回到家已经十一点半了,叶子觉得自己太累了,感觉和大厂员工差不多,但人家好歹还有不菲的收入,自己却花着家里的钱。
虽然国家给研究生每月有六百元的补贴,加上学校每学年还有六千元的奖学金,但这相对于学费和住宿费生活费来说也只是杯水车薪。叶子决定做一点兼职来补贴生活费用,比如家教什么的,但她很快发现,北京海淀区这地方,强校林立,想当家教的,比学生还多,家教也很卷,加上有关部门打击校外培训,家教也不是那么好找的,最后虽然找到一个,但每天加上路上时间,要耗费三四个小时的时间,做了两个月实在做不下去了。
未来怎么走她不知道,但目前,叶子也只能继续花着家里的钱以维持高昂的教育费用。至于从这所全国数一数二的高校毕业后,到底能实现多大的价值,能给自己多大的回报,那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因为不读研,本科学历也找不到合适工作。
事实上,目前像北大,北师大,复旦,南大等很多名校,因扩大了研究生招生规模,尤其是扩大了专硕规模,导致校舍紧张却成了很大的问题,学生们不得不去校外租房,而专硕学费又是学硕的几倍,对于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想读名校却还要慎重考虑,有没有这个经济实力。
而对研究生不提供宿舍,实际上也和近年来扩大研究生规模密不可分,仅从专硕规模来说,已从2012年的19万人,十年间,扩大到70万人。一方面,报考研究生的学生也越来越多,一方面,学校因扩大规模却面临的无宿舍可住的情况,第三个专硕的学费一再加码,从每年的两三万,甚至有的专业加到了十来万。当然学校也有学校的苦衷,规模扩大就需要成本,而面对如此众多的学生要培养,成本就会增加很多,国家的补贴只是很少一部分,所以相当一部分费用只能转化到学生身上了。
但对于叶子的家长和叶子来说,读研也成了不得不选择的一个选项,不读,一般的本科学历就业不好,读研总能比本科好就业一些,至于读研成本,那只能是无所谓了。对于一些经济条件不太好的家庭,那只能考虑尽量不要读成本高的学校了,虽然失去了去名校读书的机会,但去其它次一点的学校,总比不读研好点。
学生名字已做模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