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防御机制
随遇而安,从容就好
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挫折和麻烦,可能是一些严重的问题,也可能是一些微小的不愉快。
这些负面的感受都会给我们造成一定的压力,这时我们的心理也会自发去应对,以保持我们内心的平衡。
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学家们把这种应对称之为心理防御机制。
有时,面对生活的种种烦恼,要做到看淡点、释怀很难,那不妨从心理学的自我防御机制入手,也许能够帮助到你。
什么是心理防御机制
SUNSHINE IS COMING
心理防御机制(Mental Defense Mechanisms)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是自我受到超我、本我和外部世界的压力时,自我发展出的一种机能,即用一定方式调解、缓和冲突对自身的威胁,使现实允许,超我接受,本我满足。
心理防御机制可看作是每个人面对压力时的战斗/逃跑机制,指个体在面临挫折或冲突时,在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而现实中我们往往会因为遇到的很多磨难挫折而导致情绪低落、脾气暴躁、痛苦,这或多或少都是自身的防御机制不够完善未能有效调节缓和的缘故。
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
积极作用:减轻精神压力,恢复心理平衡,激发主观能动性,增强自信和毅力以战胜挫折;
消极作用:因压力未得到缓解出现退缩、恐惧,从而导致各类心理疾病。
心理防御机制的主要类型
SUNSHINE IS COMING
心理防御机制有许多种,
而其中较为常见的可以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一、逃避机制
01
压抑
压抑指的是,将自我或社会不能接受的心理活动无意识地压抑进潜意识里,唯有通过一些无意识的外显行为才能暴露出深藏于内心的矛盾。通常表现有做梦、口误、行为失态、拒绝见人,消极怠工等,最极端的表现为失忆。比如说,当我们遭遇到一件创伤性事件时,我们会下意识地想:“没发生这件事就好了。”
02
否定
否定指的是,借着扭曲个体在创伤情境下的心理活动来逃避痛苦,或将不愉快的事件“否定”,当作根本没发生过,来获取心理上暂时的安慰。通常表现为对既定事实的一味否认,面对亲人去世会下意识地说“这不是真的”,又比如说表白失败时人可能会安慰自己:“没事,我也没有多喜欢他。”通过否定自己的动机,减轻自己的焦虑。
二、自骗机制
01
反向
与“压抑”不同,反向指的是,将自我或社会不能接受的心理活动有意识地压抑进潜意识里,并以截然相反的外显行为体现出来。比如当某人希望别人照顾自己却表现出明显地照顾别人。
02
合理化
合理化指的是,个体用看似合理的解释来为难以接受的情感做辩护,以使得自己感受良好一些。可以表现为“酸葡萄心理”和“甜柠檬心理”,像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当狐狸只得到了柠檬时,说柠檬是甜的。
三、攻击机制
01
转移
转移指的是,对一个对象产生了某种情感或态度,但是因为一些原因而无法向该对象直接表现,为了缓解因此而产生的焦虑,把这种情感转移到另一个可接受的对象身上。比如说,上司冲着自己发了一顿脾气,自己一肚子火却没办法发泄给上司,于是回家冲着家人发脾气。
02
投射
投射指的是,把自己的性格、情感或是其他特质投射到他人身上。比如自己拥有饭后散步的习惯,因此认为身边人也有这个习惯,或者要求身边人应该有这个习惯。
四、代替机制
01
幻想
幻想指的是,当我们无法通过实际行动来抵御负面情绪时,通过幻想一种理想情形使得自己免于烦恼的做法。比如说,被人揍后,因为无力反抗,幻想痛打敌人以满足自己的报复心理。
02
补偿
补偿指的是,当我们因自身缺陷而对某事无能为力时,而用其他方式来补偿这种遗憾。例如说一些人遭受了感情创伤,会用拼命学习的方式来减轻痛苦。或者是一个得不到正向注意与关怀的孩子,发展负面的行为以获得他人的注意。
五、建设机制
01
认同
认同指的是,个体向比自己地位或成就高的人求取认同,以消除自身在现实生活中的挫败感。认同在心理上表现为分享别人的成功,为个人带来自身无法获得的满足以增强自信心。“认同”属于找组织(同好)的行为,通常表现有加粉丝群、买名人的作品、代言的产品以及名人同款等。
02
升华
升华指的是,将本能的内驱力转移到自我与社会能够接纳的范围。表现为通过参加体育项目释放暴力冲动,通过创作漫画、文学、游戏、影视类作品,或上网参与话题讨论以表达自我等。如在学校被人欺负,所以努力考进警校,以维护社会正义。
原标题:《心理科普 | 当压力来袭,学会运用心理防御机制来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