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烧不退、精神萎靡、皮肤瘀点,小心是“脓毒症”

每年的9月13日是“世界脓毒症日”。那么,你知道什么是脓毒症吗?为什么说脓毒症“凶狠”、可以夺人性命?得了脓毒症有哪些表现?又该如何加以预防?

看着2岁的天天(化名)病情好转、精神也恢复不少,天天妈妈终于放下心。她不曾料想,孩子因一次高烧不退居然引发为脓毒症,差点要了性命。

脓毒症是患者机体对感染的反应失调而导致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脓毒症大多数由感染引起的,过去,感染病源更多关注的是因细菌引起的,但临床显示,近年来,因病毒引起的脓毒症也不断增多,患儿天天的脓毒症就是典型的因病毒感染引起。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感染科主任曹清介绍,天天入院后检查发现是呼吸道“偏肺病毒”合并“鼻病毒/肠病毒”感染引起肺部感染,同时PCT、细胞因子等指标明显增高、皮肤瘀点、血小板减少,这显示患儿是由于病毒感染导致的病毒性脓毒症。

记者了解到,脓毒症发生有一定的高危人群:1-2岁以下小龄儿童、65岁以上老人、免疫低下人群、肿瘤化疗患者以及有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人群。对于这类人群来说,感染后若反复高热不退、人精神差、呼吸心跳加快、面色苍白、皮肤出现瘀点瘀斑或小便量减少,都需引起高度关注。与此同时,因其症状同为高热,还应与一般流感高热正确辨识,以免误诊漏诊。

“很多家长认为,呼吸道病毒感染一般可以自愈,因此孩子高热不退,家长有时也不一定及时就诊。如果是呼吸道感染3-5天后仍反复高烧,用了退烧药高热不退的,一定要到医院及时就诊。同时,如孩子出现寒战、皮肤瘀点瘀斑、胃肠道不适症状、精神改变等伴随症状,需要当心病毒感染,及时带孩子前往医院就诊。”曹清表示。

每年的“世界脓毒症日”提倡的就是科学防治,刻不容缓。因为脓毒症重症死亡率较高,全球每年有两三千万患者罹患脓毒症。而脓毒症的治疗重在及时,感染1小时内得到正确诊治,患者存活率达到80%以上;感染6小时后诊治生存率下降到30%。同时,由于对脓毒症的认知程度较低,并非所有患者都能接受正确的诊断和治疗,住院患者的病死率高达30%到60%。及时治疗能够使死亡风险降低一半,而且早期脓毒症治疗成本较低,大量节约了患者住院与重症护理的时间。

曹清表示,有一些预防措施可以减少脓毒症发生,特别是免疫低下人群需要关注。预防脓毒症最好的方法首先是预防感染,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一是及时接种疫苗。每年的流感季对小龄儿童、老人、有基础性疾病人群及时进行流感疫苗接种,可有效减少流感、特别是重症流感的发生,对后续脓毒症发生也有积极的预防作用;二是注意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勤洗手、食用干净的水和食物,并加强对脓毒症的认识。

文字:李理

摄影:闵迪

编辑:吴燕

本文来源:“浦东发布”微信公众号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杨蓉

本文作者:“浦东发布”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