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乃身之宝
职场中,曾有过这样的共识,即女性很难进入企业高层,这不仅和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有关,还与女性和男性在家庭中的分工不同有关,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潜在的原因,那就是有些企业会针对一些女性在升迁方面设下一层障碍,这层障碍有时甚至都看不到其存在,这种情况就是我们常说的,玻璃天花板的障碍。
“玻璃天花板”一词,最早出现在1986年3月24日的《华尔街日报》中【企业女性】的专栏中,用来描述女性试图晋升到企业或组织高层所面临的障碍。
后来,随着女性在职场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又出现“打破天花板效应”。
其实,心理学中也有“天花板效应”,它和“地板效应”相对应,在心理学实验中会出现,属于心理测试效应。
今天的文章,我们就来具体说说这两个效应。
1.天花板效应和地板效应,是心理实验中常见的误差
天花板效应又称高限效应,指测试题目过于容易,致使大部分个体得分普遍较高的现象。
效应又称低限效应、下限效应,和天花板效应相对,也是心理测试效应的一种,指的是当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困难,所有不同水平的自变量都获得很差的结果,并且没有什么差别的情况下,我们就说实验中出现了低限效应。
比如,想要了解甲乙两个班级(其中有一个是实验班)的计算能力,如果出的计算题太容易,以致两个班的学生都得了100分,表面上看来两个班的学习成绩差不多,以为实验因子(计算题)对实验班的学生不起作用,其实不是这样的,因为题目难度低,影响了实验班学生发挥计算能力的水平,假如题目难度适宜的话,这两个班的学生的学习成绩很可能存在明显的差异,实验因子的作用就较为明显,这种现象就是天花板效应。
如果题目太难,所有学生都不会做,表面上来看,两个班学生学习的结果都一样,似乎实验因子不起作用,其实也不是这样的,因为题目难度过大,也限制了实验班学生能力的发挥,而这就容易产生地板效应。
其实,实验中如果出现天花板效应或地板效应,就说明这一测验失去了对人们个别差异的鉴别力,提供的结果无法反应人们的真实情况,没有什么参考的意义。
可见,心理学家在实验中所选择的反应变量的指标必须具备一定的灵敏度,这样才能在自变量发生变化对观察到反应变量的变化。
前者:自变量变化时,反应变量的值总是很大的恒定值
后者:自变量变化时,反应变量的值总是很小的恒定值
2.实验或测量工具要靠谱,主要有两个指标
前面说了,心理学实验中,如果不注意改变和控制实验条件,很可能出现天花板效应或地板效应,使得实验结果失去参考的意义,那么,靠谱的实验或测量工具该怎么判断呢?
答案是,主要有两个指标,即可信度和有效性,简称为信度和效度。
可信度,顾名思义,就是看一个测量工具是否稳定可靠。
就像前面说的,为测试两个班级学生计算能力准备的测试题目,就需要稳定可靠,即都是有关计算方面的题目,不能出现其他方面的题目,做到内部一致性,否则一会儿出现的是测试计算能力的题目,一会儿出现的是测试阅读能力的题目,得到的结果自然是不靠谱的。
有效性,指的是一个心理测量工具是否真的测到了研究者想要测的那个东西。这里就涉及到测试工具的灵敏度或测试范围的问题。
还是前面测试两个班级学生计算能力的问题,题目不能过于简单,或过于困难,需要的是难易适中,这样才能测出真正可靠的数据或结果。
可见,一项有意义的实验需要满足两个指标,一个是稳定可信,另一个是准确有效。
述(最多18 3.怎样避免天花板效应和地板效应?
通过前面的介绍,我们知道了天花板效应和地板效应,会导致测量或实验不准确的情况(即反应变量失灵的两种表现形式),另外,虽然很多人知道一项实验需要满足可信度和有效性这两个主要指标,但在操作过程中很可能做不到,那么这时该怎么避免天花板效应和地板效应呢?
通常的方法是这样的:
其一,尝试先通过实验设计以避免极端情况的出现;
其二,再试着通过测试少量的先期被试来考察他们对任务操作的反应情况。如果被试者的反应接近指标量的顶端或低端,那么实验任务就需要修正。
就像前面的例子,可以分别从甲乙两个班级先找几个学生来做一下那套计算题目,根据他们的成绩来判断其题目的一致性和难易度是否需要调整。这样做,也可以称为预备实验。
总之,了解什么是天花板效应、地板效应,以及其避免的方法,将有助于我们对心理学实验设计、实验实施过程和实验结果的讨论和解释。
其实,这也是在说明一项心理实验或测试从“可靠”到“不可靠”的误差是怎么产生的。
本文完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