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来源 | 野外大冒险
心理干预不是一项孤立的活动,它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除了专业人员(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咨询师)和志愿者以外,所有的人实际上都在对伤员进行心理干预。
心理干预是双刃剑,正确的干预促进健康,错误的干预破坏健康。
心理专家给志愿者提出了一些忠告,其中“十不要”很有概括性,每个人都应该有所了解。
1
不要欺骗
不要欺骗,如:孩子父母已经双亡,不要骗他。
当你发现身边的人遇到很大的麻烦时,你的第一反应可能是隐瞒真相、封锁消息,用“善意的谎方”减少对他的伤害。然而,这样做对他没有好处。
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是“现实感”,即真实地反映现实,有效地应对环境。如果缺乏现实感,完全生活在自己的幻想中,就无法处理好日常事务,生活质量是低劣的。
善意的谎言是对现实感的破坏,这不是爱他,而是害他。也许你知道这个道理,但是,你担心他接受不了,怕他精神崩溃,所以“善意”了一下。
如果一个人一直生活在善意的谎言之中,突然让他面对现实,他的确可能承受不起。不是他没有承受能力,而是周围的人剥夺了他的参受能力。
事实证明,人的耐受力是很强的,如果有强大的社会支持,耐受力会更强。所以,我们要做的是站在他一边,支持他,理解他,而不是欺骗他。
2
不要承诺做不到的事
不要承诺你做不到的事,如:我一定帮你找到你的父母。
有的人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到就发出承诺,有的人知道自己做不到,但是,为了减少别人的痛苦,违心地做了承诺。
第一种人要么是现实感有问题,要么是习惯于夸大其词、言而无信,第二种人则是出于保护别人的心理,使用了善意的谎言。
虚假的承诺和善意的谎言一样,最大的坏处是破坏当事人的现实感,让他生活在假相中,靠幻想来支撑自己,用某种虚无飘渺的东西作为精神寄托。有朝一日,谎言被识破,精神就崩溃了。
有人会说,如实告知,现在就会崩溃。于是,人们就陷入了现在崩溃还是将来崩溃的痛苦抉择。搞危机干预的人一定认为现在崩溃比将来崩溃好,不然就不会搞危机干预。
3
不要强迫回忆
不要强迫他回忆或说话,不要说“没有关系,你说啊”。
危机干预的基本技术是“暴露”,通过询问、交谈、开座谈会、看电影甚至重返现场,让当事人的情绪得到宣泄。
宣泄具有净化心灵的作用,可以防止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而且,危机干预越早越好,越彻底越好。
在创伤的记忆被转移到潜意识中去之前进行干预,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等它转移到潜意识,被封存起来了,再去干预,难度会大大增加。
另外,通过暴露,唤起当事人对事件经过的记忆,把支离破碎的记忆整合起来,编制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故事不完整,往往意味着人格的分离和不统一,这是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错综复杂的症状的来源。
如果得到足够的支持,他感到安全了,他自然会暴露。他不愿意暴露,是因为他得到的支持不够,他感到不安全。所以,我们要做的还是支持,然后慢慢地等待。
4
不要干预他的情绪
不要粗暴地“干预”他的情绪,如“不要哭了”、“要勇敢”、“哭吧!”等等。
他有自己发出情绪的方式,“不要哭了”、“要勇敢”这样的话实际上是制止当事人宣泄,当然是违反危机干预的原则的。其实,“哭吧”这样的话也不能说。
危机干预的基本原则是“正常化”。我们必须不断强调,当事人在危机状态下的种种表现都是正常的,其他人在这种情况下也会有类似的表现。
既然是正常的,你为什么要粗暴地干涉他?干涉意味着你不理解他,认为他的所作所为是错误的,是不正常的。
叫他“不要哭”、“要勇敢”是干涉,叫他“哭吧”也是干涉。如果他真的哭不出来,那也不是他的错。他哭不出来是因为你还没有给他提供足够的支持,你没有给他带来足够的安全感。
5
不要强调同情
不要表现出他很可怜,需要被同情的样子。心理咨询强调共情,而不是同情。但是,共情和同情有时候是很难区分的。
所以,表达一下同情是可以的,但是,不要过分,以免让他觉得自己很可怜,因为人是有尊严的。
如果他的自尊心受了伤,他会出现愤怒或抑郁。抑郁就是转向自身的愤怒。
6
不要取代他的父母
不要试图取代他的父母,不说“没关系,我们都爱你”,会让孩子觉得自己背叛了自己父母。
当我们用善意的谎言和虚假的承诺来保护他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是把自己当成父母了,因为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就是这样做的。
在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中,咨询师的表现非常像父母。但是,我们不是他的父母,不要试图取代他的父母。
首先,我们无法取代他的父母,因为血浓于水,父母和孩子之间有一种神秘的联系,那是一种“心灵感应”,只有通过直觉才能感受得到。
如果我们强迫自己相信自己能够做到,说明我们的现实感是有问题的。如果我们试图让当事人相信我们能够做到,那是在破坏他的现实感、扰乱他的认知功能。
对于孩子来说,接受别人的爱意味着背叛自己的父母,容易诱发幸存者综合征。
7
不要过度给予
过度的给予,有可能造成当事人依赖、迁怒或感觉被施舍,会把愤怒发泄到别人身上。
过度的给予会造成依赖,导致主观能动性减弱,心理健康水平下降。人都有尊严,如果感觉到被同情、被施舍,会产生愤怒和敌意。
危机状态下的心理反应非常复杂,单从情绪来讲,就有恐惧、愤怒、焦虑、抑郁。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情绪是不一样的。
胆子比较小、把危机评价为遭遇和危险的人容易出现恐惧情绪;
争强好胜、把危机评价为挫折的人容易出现愤怒情绪;
自我感觉比较好、把危机评价为挑战的人容易出现焦虑情绪;
思想比较悲观、把危机评价为丧失的人容易出现抑郁情绪。
另外,在危机的早期容易出现恐惧,然后迅速转向愤怒,再后来是焦虑,最后是抑郁。
人们往往意识不到它是危机引起的情绪反应,反而认为它是现实问题引发的,于是就与当事人同仇敌忾。
愤怒表现为对某些人和事的不满,发牢骚,怀疑、指责、攻击某些人的所作所为,矛头直指政府、名人。当我们与当事人的愤怒情绪产生共鸣的时候,一定要反省:这是不是创伤反应?
8
不要把自己当救世主
不要以为自己是救世主,不要以为只有自己能帮助他,让他先找到康复的方法,启动每个人自我疗伤的能力。
心理咨询强调“助人自助”,而不是包办代替。咨询师不是救世主,而是助手或拐仗。
不幸的是,许多咨询师会情不自禁地把自己当成救世主。他们就是为了“拯救”别人才选择了心理咨询这个职业。
有意思的是,救世主情结通常来源于负罪感和赎罪心理。这样的人应该在从事心理咨询之前洗洗脑,消除自己的救世主情结。
9
不要造成内疚感
不要造成他们的内疚(幸存者综合征——为什么我的同学都死了)、不要说“你已经很幸运啦!”“你已经比别人好多了!”
幸存者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内疚、自责,觉得自己对不起死去的人,觉得自己对他人的死亡负有责任,认为自己不配活下去,应该随他们而去。
有的人最终以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也有的人会用赎罪来平衡自己的心理,投身于拯救别人的行动中去,最后把自己塑造成救世主。
为了预防幸存者综合征,千万不能说“你已经很幸运啦!”“你已经比别人好多了!”之类的话。
10
不要对过去好奇
不要对他所经历过的事情充满好奇,即使我们很爱这个孩子,我们还会控制不住自己的好奇,这是二度伤害。
作为从事危机干预的咨询师或志愿者,有义务帮助当事人“暴露”,但是,这样做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施虐心理,而是让当事人释放情绪,预防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
编制完整的故事也不是为了满足自己,而是帮助当事人完成人格的整合和统一。
记者采访和警察做笔录,问的问题和危机干预没有什么区别,但是,由于目的不同,前者是揭当事人的伤疤,后者是帮助他疗伤;前者是二度伤害,后者是心理救援。
所以,在受害者面前,我们要竭力克制自己的好奇心,一切为了当事人的利益,以当事人为中心。
近日要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