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要买这个玩具。”

“不可以哦,一个月只能买一次玩具,我们说好的,不是吗?”

“….可是我好喜欢它,给我买嘛!妈妈,妈妈~”

如果这时妈妈依旧坚持之前的定好的规矩,那么孩子便会开始在地上撒泼,直到磨到你同意为止。

于是很多父母就会对立规矩这件事,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实际上,这是因为父母不知道这3个心理学知识。

如果父母有所了解的话,未必立不了规矩!

01

潘多拉效应

这个效应其实是指,越禁止别人做什么,别人反而会有想去做的冲动。

比如,孩子想吃零食,父母不让孩子吃零食,这种禁止孩子的做法,反而刺激了孩子偷偷去找零食吃。

当孩子成功吃到零食时,内心的愉悦感会进一步加深,从而让孩子对零食的依赖程度也加深了。

其实,当我们反过来利用这一心理效应时,就会出现不一样的结果。

有“唐宋八大家”之称的苏洵在教育苏轼、苏辙的时候,就反过来利用了这一点。

当时,苏轼和苏辙都不爱看书,每天只想着到处去玩。

而苏洵就故意看书,然后等苏轼、苏辙凑过来的时候,赶紧把书藏起来。

在苏洵越不让他们看书的情况下,不到一个月,兄弟俩都爱上了读书。

这种方法我在乐宝身上也用过,比如当我告诉他,这本书你得等到初中才能看,他就会偷偷地看。

02

登楼梯效应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一般都喜欢接受难度较小、易完成的要求,当实现了较小的要求后,人们才会逐渐愿意接受更大的要求。

这就是“登楼梯效应”,也被称为“登门坎效应”。

比如,很多孩子都有把玩具弄得满屋子都是得通病。

很多父母都会直接定下规矩,要求孩子只能在这间房间玩或者下午几点钟之前将所有玩具归位。

其实这2个规矩,孩子很难愿意接受,而且会经常性做不到。

群里有一位妈妈的做法,就刚好是利用了这一效应。

在收拾孩子的玩具时,她不再要求儿子一人全部收拾好,而是说:“你只需要收拾放在厨房的玩具,其他的妈妈来收拾。”

因为厨房这块地方,儿子去得少,所以放在那里的玩具也少,因此儿子很容易就接受了这一要求。

过了一段时间,妈妈给儿子增加了一点要求:“现在你负责厨房和客厅,其他的地方妈妈收拾。”

这次儿子也没拒绝。

最后又过了一段时间,妈妈跟儿子说:“如果每次玩完玩具后,摆回原位,晚上就不用收拾了!”

从此,儿子的玩具玩得满屋子都是了!

所以,定规矩应该像登楼梯一样,一步一步制定,而不是一步到位!

03

破窗效应

如果一栋建筑的一些窗户损坏了,没有人去修理,那么就会有破坏者去破坏更多的窗户。

这就是“破窗效应”。

放到现实生活中,就像当你和孩子约定好,放学回来就做作业。

有一天,孩子回来后说,自己上完体育课,身体好累,想休息会。

“妈妈,我体育课可累了,跑了好多圈,我想休息会,等下再做作业,而且今天作业不多!”

当你看到孩子辛苦的样子,不禁心软了,觉得就这一次,而且只是休息会,也没什么关系。

于是你同意了,跟孩子强调只有这一次,殊不知这就像打开了。

一次、两次、三次…….

不知不觉,你会发现,之前好不容易定下的规矩就这样被打破了!

因此,父母要坚守住规则,不能一再心软,不然问题会变得越来越多。

孩子的规矩不是一天就可以定好的。

需要父母不断去尝试,找到最适合孩子的方法,立规矩才能变得简单有效。

举报/反馈

小虎话财

4万获赞 6658粉丝
关注我,你可以了解到更多信贷小技巧!
湖南希律网络科技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