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都说父母和子女的缘分,是几世修来的缘分,无论和父母的关系如何,生养之德都永世难忘。可是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那么幸运,能被自己的父母保护。

也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爱孩子,都说虎毒不食子,可是有时候不得不承认,有些父母确实不爱孩子。

最近看到一个新闻,长沙有个母亲虐待6岁女儿被警方拘捕。

女儿芳芳不仅脸上有伤,四肢上也到处都是伤,甚至头发被揪掉一大半,露出了大片头皮,头骨还有内凹的现象。

芳芳恳求帮助他的热心人不要透露真相:“否则我会被打得更厉害”,旁边的父亲依旧一脸冷漠。

为什么有些父母不爱孩子,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人都懂得“爱”和“如何去爱”,这3类父母通常很自私:

恨孩子的父母

这一类父母是最极端、最自私的,他们把原生家庭的痛苦,投射到孩子身上,他们会觉得自己人生的痛苦,是孩子带给自己的。

“我要不是因为你,如果生个儿子,我就能在你爸家抬起头。”“我这辈子之所以不好,就是因为你”“要不是因为有你,我早就和你爸离婚了”“没有你,我早就飞黄腾达了”。

这类父母不把问题归结到自己身上,反而归结到孩子身上,孩子成了替罪羊。归根到底还是他们不愿意直面人生的真相和难题,其实无论有没有孩子,他们都会选择逃避问题,只不过孩子刚好成为他们的借口罢了。

这类人往往也是社会的败类,人生也没有取得什么成就,他们对别人都很怨毒,包括自己的孩子。

像芳芳这种被父母虐待的孩子,父母往往属于这一类“怨毒”型,美国心理作家Shahida Arabi说,“当一个孩子遭到父母虐待,他们不会停止爱父母,但他们会停止爱自己。”

和他们组成家庭,或许是孩子这辈子最倒霉的事情。

讨厌孩子的父母

这一类人比第一类恨孩子的父母稍微好点,但他们带给孩子的伤害有过之而不及。

和第一类父母的区别在于,恨孩子的父母直接把“攻击性”对向孩子,而讨厌孩子的父母选择把“攻击性”对向自己。

这类父母通常潜意识里不接纳自己,他们从小就无比地自卑,身为人父人母后也觉得自己不够好,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是带有破坏性的,会伤到周围的人,也会伤到孩子。

于是,在现实层面他们选择远离、忽视孩子。

所以他们会通过表现讨厌孩子的形式,来防御内心对孩子产生的攻击性,是一种变相的对孩子的保护。

这类父母的孩子,会直观感受到父母不爱自己,对自己非常冷漠,他们就好像被别人委派来照顾自己的,有什么委屈也不敢跟父母讲,这类孩子的内心和街边的流浪汉没什么区别,既孤独痛苦又无助。

这类父母压根儿就没有精力去关注除自身以外的人,他们自己内心也是个没人懂,没人照顾的“孩子”,内心是荒芜的,终其一生都在想办法治愈自己,不懂得什么是爱,也不懂得怎么爱别人。

不爱孩子的父母

这类父母相比以上两种已经算好的了,是我们现实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类。

这一类女性往往结婚很早,她们婚后依旧在事业上奋斗打拼,因为早婚,刚工作两三年就意外怀孕,很多女性想在这个时候打掉孩子,拥有更多选择人生的机会。但往往碍于父母压力婆媳压力,被迫生下一个孩子。

这种被迫的压力,导致她们对孩子的出生不会有任何感情和期待。这也奠定了在以后,她们无法拿出纯粹的爱给孩子,有的只是一种责任。

这类母亲往往自己也很可怜,为了繁衍后代,迷失了自我的人生,连后悔的权利都没有,甚至一辈子都没办法做回正常的爱孩子的母亲。

这类父母是典型的为别人而活的人,其实他们不是不想爱孩子,而是没有选择。

父母爱不爱孩子,有一个重要的考核标准,就是他考虑问题的时候,是否是从孩子角度出发,如果他都是从自己角度出发,那他就是很自私的父母。

这些自私的父母,其实很大程度上,都有一个不幸的原生家庭,比如那些虐待孩子的父母,研究表明,童年遭受过家庭暴力的人很大概率会将这种暴力传给下一代。

心理学上有个代际创伤的概念,最早是由心理治疗师莫雷鲍恩(Bowen)提出来的。鲍恩认为,家庭经历会形成一个塑造每一代的价值观、想法和体验的模板,然后将这个模板传递给下一代,这些价值观想法有好的也有不好的。

童年不幸的父母意识上想要否认这些痛苦,但潜意识里又想要去揭示这个痛苦。因为倾诉自己这些创伤,可能会触犯一些伦理和禁忌;如果压抑的话,又时时有一股要喷薄而出的宣泄欲。

有些父母在这样的矛盾下,索性对自己不抱有期望,然后将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更恼火的是,有些人直接将自己退化到“孩童”状态,向孩子哭诉自己是多么孤苦无依,或者直接虐待孩子,无理取闹希望孩子来保护自己。

让孩子成为了“小大人”,承受他们这个年龄不该有的压力和伤害

吴志红在 《为何家会伤人》这本书中写到过,“爱只会导致好的结果,而不会导致伤害,导致伤害的一定不是爱”。

对于那些自私的父母,我们只想说一句:如果不爱,请别伤害。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举报/反馈

猫里奥心理学

96.6万获赞 11.5万粉丝
每天耕耘最实用的心理学
优质情感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