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一句古语叫做“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秀才不出门真能知天下事吗?

在技术落后的古代这只能是一句空话,而在科学发达的现代,这句话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实现的。那么,秀才是如何知天下事的呢?我们知道,知识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直接知识(感性知识、经验),一种是间接知识(理性知识)。

直接知识是人们靠亲自实践通过肉体感官的直接感知获得的,间接知识则是靠天下实践着的人在实践中取得了“知”,经过文字和技术的传播,到达“秀才”之手,秀才通过看书学习才间接地获得的。

也就是说秀才“知天下事”是通过文字(书面语言)靠思维来实现的。正因为人有了思维和语言,特别是秀才们掌握了书面语言,才能间接地、不出门而知天下事。

那么思维是怎么一回事?它与语言又有什么关系呢?原来思维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它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人的认识是从感知觉开始,而后才转化为思维的,与感知觉相比,思维是更复杂更高级的心理现象。感知觉是认识过程的低级阶段,思维是在反复感知的基础上产生的。

感知所认识的只是当时作用于感官的事物或现象,思维却能认识非肉体感官所能及的那些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

例如:通过感官,人们可以感知到打雷和闪电等自然现象,然而,只有通过思维才能进一步认识到电闪雷鸣是由于云层与云层之间或云层与地层之间的放电而产生的。

可见感知只能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而思维则能使人认识到隐藏在各种现象里面的本质、原因和规律,从而使人能预见事物发展的进程,和逐步认识宇宙中的未知领域。因此,它在人们“知天下事”中起着特殊的、必不可少的作用。

思维与感知在本质上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只是反映的方式有所不同,感知反映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现实,思维则是以间接、概括的方式来反映客观现实的本质和规律。

所谓间接的反映,就是指不是直接地,而是以其他事物为媒介来反映客观事物。例如:早上起来,看到台阶湿,就推知昨晚下雨了。这时“下雨”这一事件并未直接出现在人们面前,人们也未直接感知下雨,只是由于看到台阶上的水渍,通过推理,才间接了解到夜里下过雨这一事实。

所谓概括的反映,就是指所反映的不是个别事物或事的个别特征,而是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特征和事物之间备必然联系。

例如,科学家通过大量事实总结出各种科学规律定理。这些规律、定理不仅是反映某一事物的特点,以及集些事物之间的偶然联系,而是反映了某一类事物的共同特以及事物之间的本质的联系,这便是概括的反映。

由于思维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具有间接的、概括的性质,因此通过思维,人就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认识现些没有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事物或感官无法直接感知的事物。

例如,现代物理学上提到的“粒子”,微小到即使用现代最精密的电子显微镜都难以看到,即是无法直接感知的,但人们通过思维却推断出它的存在,并能间接地认识它;又如光以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运动着,我们很容易通过思维来理解它,却不能用感知或表象去把握它。

同样,古代的历史事件不能重演,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前景尚未出现,我们无法直接感知它们,但通过思维却都能认识。思维所以能进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和词、语言的功能密不可分的。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或武器,能说话的人的思维必然是利用词、语言来进行的。例如:人们利用“动物”一词,便能把马、牛、羊、狗、猪、鸡、鱼、虫等形状、颜色、大小、习性各不相同的生物概括起来。

利用各种相应的词和句子,便可以制定计划、解决问题。人们还能利用语言来表达思维活动的结果。总之,没有语言,思维就不能存在,没有思维,语言也无从表现。因此,思维和语言是密切联系着的,所谓“词不达意”,其实正是思维缺乏条理,语言逻辑混乱的表现。语言是在人类社会生活中通过劳动发生发展的。

人在劳动中,互相接触的机会增多,就有了说话、互相交流思想的需要,这样,语言便随之而产生。语言的运用对思维的发展有决定性的意义。

因为语言或词能代替现实的具体刺激物,代表同类事物,代表事物之间的联系。因此,借助语言,人就能离开具体的感知,不靠具体刺激物的直接作用而进行思维,就使间接和概括的反映成为可能。从生理基础来说,思维和感知觉一样,也是大脑皮层经过分析综合活动,形成暂时联系的过程。

但它和感知觉不同,感知觉在大脑皮层上往往有一定的定位区,而思维则没有特殊的定位,它是整个大脑皮层的分析综合活动。因此,产生感知觉时的暂时联系较简单,而产生思维时的暂时联系则比较复杂,它是一系列的暂时联系。正是由于人们有了这种与语言密不可分的思维,才能利用语言把个人的知识经验概括起来,记录下来,并与别人进行交流,这样个人的感受、体验和思想才变成了社会的知识财富。

语言不仅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同时还是了解别人思想的工具。了解别人的语言,需要一定的知识水平并通晓该种语言。一个人掌握的知识越丰富,他对别人的语言的理解就越深刻。同样的语言对缺乏生活经验的孩子和经验丰富的成人来说,理解水平是不一样的,对本国人和不懂该语言的外国人来说,其意义也是完全不同的。

“秀才”既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又同时掌握了书面语言,有的甚至还掌握了一门或几门外语,他能“不出门而知天下事”,就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了。学会开动脑筋思维的基本过程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大家都佩服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遇事只要眉头一皱,便计上心来,这就是善于开动脑筋。我们能不能也学会开动脑筋呢?这不是难事,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学会从思维过程的几个环节上下功夫:思维活动是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等基本过程表现出来的,通过这些思维的基本过程,人才能反映事物的一般特性,并发现事物之间的本质的联系。

在思维活动中,掌握或形成概念是最基本的环节。概念是通过一系列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而形成的,概念形成以后,又可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

因此要学会开动脑筋就得学会从这些思维的基本过程的各个环节上去下功夫,具体来说:要善于准确理解和掌握概念。

我们思考问题,对事物作出判断和推理,都是运用概念来进行的,掌握的概念越书富、越准确,思考问题的而才越广阔,思维的灵活性和准确性也才越强。

什么是概念呢?我们的日常用语和一切文学语言、科学术语都是概念,如“花”、“草”、“树木”、“鱼”、“虫”、“鸟”、“植物”、“动物”、“物质”、“运动”、“价值”,等等,都是抽象概括程度不同的概念。概念是对事物的本质特性的反映,它是以一定的词来表示的。

概念不准确时,思想就会混乱一团,例如有些5岁的孩子,常常会把“解放军”和“军队”这两个概念混淆起来,结果分明是外国影片,看到打仗的镜头时却会问:“哪个是解放军?”这在成人看来虽觉可笑,但孩子却认为问得很在理呢。

这里举的虽是儿童的例子,其实我们自己由于概念混淆而闹笑话的事例又何尝没有,只不过不自觉而已。可见正确理解和掌握概念之重要。如何才能很好地掌握概念呢?一般要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基本过程):

(1)分析和综合。分析是在头脑里把一个对象或现象分解为若干部分,找出它们的属性、特征,个别来考察。

综合就是在头脑里把一个对象的各部分或属性、特征结合起来,作为整体来考察。以掌握“花园”这一概念为例,可以看到分析综合过程是如何进行的。最初,人们在花园里漫步,看见所到之处有各种花木;有玫瑰、菊花、兰花、松、柏、杉,等等,细看各种花木又都有根、茎、叶等部分。

这种在头脑中把一个整体一分再分,分解为个别的东西,个别的部分的过程就是分析。

反之,再把根、茎、叶等结合而成花事实上我们不仅在掌握概念时要进行分析、综合,就是在了解情况、解决问题、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也要进行分析综合。

因此养成自觉地进行分析、综合的习惯,对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是有很大好处的。

分析和综合是分不开的,它们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在解决问题时,有时先分析后综合,有时先综合后分析,但两者是紧密联系互相依存的。

分析使综合更细致和深入,综合使分析更全面而完整,因而二者不可偏废。

(2)比较。比较就是通过分析综合揭示事物的异同。它是掌握概念和知识的一种重要智力活动,人们就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事物的。例如通过“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与一般不规则三角形的比较,可以使以上各个概念区别得更清楚,通过“生物”、“动物”、“人”的比较,可以知道各个概念的从属关系。

通过“化合”与“分解”、“吸引力”与“排斥力”的比较,可以知道每一对概念的矛盾关系等等。总之,有比较才能鉴别我们必须重视比较在掌握知识、技能和形成正确概念中的作用。应有意识地锻炼随时比较事物或概念的异同的能力,以促进思考能力的发展。

(3)抽象与概括。抽象就是从事物的许多属性、特征中抽出事物的一般的、共同的本质属性,而舍弃其他偶然的、非本质属性的过程。概括就是把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结合起来的过程。

抽象、概括是在分析、综合和比较的基础上进行的。

例如,我们在分析、综合和比较了苹果、梨、桔子、红枣、花生、西瓜、核桃、豆荚的种种特征以后,发现不论其大小、形状、颜色、硬度如何,是否有水分,是否能吃等等,它们共同的本质的特点就是“包含种子”。

这一思维过程就是抽象。而把上述种种包含有种子的物体都归纳到“果实”这一类中去,这就是概括。抽象和概括不仅使我们对概念理解得更准确,而且使我们对事物了解得更深刻,经常练习对事物和现象进行抽象、概括,对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极为重要的。

举报/反馈

情感汤先生

51.7万获赞 4.9万粉丝
每天耕耘最真实、有趣的小故事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