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说:“怎么又不知道拉开衣服,在学校是不是就这样一直捂着!”
“没有,我没有捂着,我是刚刚回家的路上拉上的。”他一边说着,一边红着眼眶。
如果我没有带着情绪,而是平和地跟他又说一次:“是不是在学校忘记拉开拉链,又出汗了,容易着凉啊。”
为什么孩子会对父母的一些话充满抵触,甚至发脾气呢?
我觉得不能只看当时说了什么,而要看父母一直以来,是怎么跟孩子说话的?
那说出来的话能更恰当地表达出真正的意思,听得人也能清晰准确地感受到。
假如,一直以来,父母都是急匆匆的,满眼都是孩子的缺点。
那一句关心的话,也会被当成是一种试探或者以退为进的心机。
有很多的父母觉得,我关心孩子的时候,我的声音可以很大。
比如孩子在家里经常没有穿鞋子四处乱跑,忍不住的你朝他发脾气。
可是很少有父母能安静下来,跟孩子说为什么要穿好鞋。
面对分神的孩子,他们一下子揪揪头发,一会扯扯耳朵,一会又玩玩橡皮泥。
是注意力不集中还是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或者是学习的时候吃力,基础不好?
小企鹅被妈妈吼的时候,身体都被吓得四分五裂,找不回自己。最后妈妈冷静了下来,四处寻找孩子的身体,又缝合了起来,跟小企鹅说了“对不起”。
小企鹅是幸运的,虽然被妈妈吼了,还能听到这句对不起。
最怕的是自以为是的父母,觉得这样做,是为了孩子好。
甚至还有父母说,“你不吼孩子,去外边有人吼他,他就会受不了,你小时候不吼,那他长大了,你就没有教他的机会了。”
我们是需要教育孩子,因为去了外边,没有人会让着他、宠着他,所以不能溺爱。
我们需要在孩子小的时候就陪在他们身边教导他们,不要等失去做父母的有效期。
特别是两三岁的孩子,他们特别需要父母的认同和拥抱。
哪怕是那些看上去大大咧咧的男孩,其实内心更渴望你的亲密地拥抱他,跟他表达爱意。
如此看来,“孩子听不得不同意见,听不得说他做的不好”。
很大的心理原因是“不想被父母否定,想得到认同,想证明自己。”
说话的时候注意方式和语气,就能让孩子愿意听,而且愿意改变。
这时我跟他说,这样做,会让木地板发霉的,下次能不能先把水在棉踏步那踩干一下。
因为这没有指责他或者否定他,而只是说明事实,以及可以怎么做。
当然,如果是气呼呼地责备:“怎么不长耳朵啊!又把地板弄湿了。”
因为自从说了会让地板发霉的原因之后,他就开始真正去做改变了。
父母可以陈述自己这样说的,这样做的缘故,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心意。
倘若常常一开口就带着质疑的语气:“你是不是又没有干……”
或者是先入为主的误解:“是不是你干的好事啊!……”
如果孩子遇到这样的情形,还不敢反驳你,不敢有情绪,不敢说“不”的话。
为感谢粉丝互动,小e妹特定制了一批“湖北e家庭限量笔记本”,作为奖品送出。获取方式:每个自然月内精选留言数不低于30条的粉丝,将获得限量笔记本噢;每人限领一本,数量有限,赶紧参与哦~
随后,我们会陆续将笔记本寄出,小伙伴们耐心等待哟,小本本马上就会飞向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