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你会发现,曾经与自己相知甚深的朋友,在升职后对自己态度大变;某个极其欣赏你的上司,因为你获得了老板的欣赏而对你百般挑剔;某个曾经与你共患难的朋友,在你衣锦还乡时,对你态度冷淡、敬而远之……不必惊讶,这其实都是人性的正常反应。看一看“路西法效应”,你的疑团自然就解开了。
路西法效应,是指受到特定情境或氛围的影响,人的性格、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表现出来的不可思议的一面。它来自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于1971所做的一项名为斯坦福监狱实验的模拟心理实验。
当时,津巴多为了验证社会环境对人的行为会产生何种程度的影响,以及社会制度能以何种方式控制个体行为,主宰个体人格、价值观念和信念,于是在报纸上刊登了如下广告。招聘受试者:寻找大学生参加监狱生活实验,酬劳是每天15美元,期限为两周。
随后,他对入选的70名被试者进行了一系列的心理学和医学测试,选定其中24名身心健康、情绪稳定、遵纪守法的年轻人,并将他们分为三组:9名看守,9名犯人,6名候补。接着,这些人被送到改造成监狱的斯坦福大学一栋教学楼的地下室。实验者给扮演看守的9人配发了警棍、手铐、警服、墨镜等装备,成为这里的警察,被称为“狱卒先生”;扮演犯人的9人被真正的警察从家中逮捕后送到此处,被搜身,然后被扒光衣服,清洗消毒,换上有着数字代号的囚服,戴上脚镣、戴上手铐,接受这一监狱的管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狱卒”和“囚犯”开始了自己的角色生活。
实验的第一天晚上,“狱卒”就在半夜吹起床哨,让“囚犯”起来排队,以验证自己在他们心中的权威是否已经树立。慢慢地,每个被试者都进入了角色,“狱卒”认同了自己法律执行者的身份,“囚犯”认同了自己是社会规则的违犯者的角色。于是“狱卒”变得越来越残暴,折磨、羞辱敢于挑战自己权威的囚犯,并且这种惩罚逐步升级,甚至会在半夜使用各种龌龊的手段折磨“囚犯”;“囚犯”变得越来越顺从,他们逐渐认同了自己的犯人身份,慢慢地彼此之间甚至发生以命相搏的斗殴。甚至连“囚犯”的父母也进入了自己的角色,在接见时间到来时,会怯生生地问“狱卒”:“可以开始了吗?”只有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才开始与扮演“囚犯”的亲人交谈。
实验进行到第六天,就连以“监狱长”身份出现的津巴多本人,也陷入到了角色中,其言行表现出明显的被带入感:走动时下意识地背着双手。这种典型的体态语言表明他已经将自己当作了监狱的最高管理者。
由于每个被试者均过度地投入到自己扮演的角色中,于是这所模拟监狱体现出了真正的监狱中才会有的情形,导致实验不得不在第六天终止。然而,扮演“狱卒”的被试者却不愿意如此快地结束实验,他们好像非常享受自己在过去几天中扮演的角色。
虽然这一实验中途被迫中止,但津巴多的实验目的基本达到了。事后,心理学家通过分析实验过程的录像发现,在实验中,被试者们的表现验证了如下心理行为。
实验中的被试者,由最初的身体健康、情绪良好且接受过高等教育,具备一定辨识能力的人,在其所处的特定环境、所扮演的特殊角色的塑造下,其意志力表现出了对情境力量的无能为力,最终被情境改造,在潜意识中表现出所扮演角色的言行、思维。这表明,人是具有可塑性的,环境对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力。
实验中,由于每个角色都接受了去个人化的处理,比如“狱卒”穿统一制服、戴墨镜,掩盖掉自己的面目,被统称为“狱卒先生”,于是就在内心获得了一种认识:没人知道我的真实身份,我也不用为我做的坏事负责。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其行为表现明显不同于平时的自律,表现出生活中少见,甚至不可见的言行举止。
实验中,被试者表现出极强的从众行为。比如当身边的狱卒全都在体罚“囚犯”的时候,纵然个别“狱卒”被认定行为不当、不合法,但是由于怕被排斥,他们选择了沉默,而不是制止所见的不合法、不合理的行为。而这样的行为,无形中纵容了暴力。这种现象表明,在极端的环境中,个体为了被群体接纳,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会产生从众行为。
实验中,无论“狱卒”还是“囚犯”,均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地进入角色,其言行表现出所扮演角色的典型特征。比如,犯人在实验的第一天曾试图反抗,在以失败告终后,他们表现得越来越沉默、越来越顺从和麻木,直至最后接受“狱卒”的暴力言行。
“狱卒”则由开始的不习惯指挥“囚犯”,到最后变得越来越强硬、越来越暴躁,爱指挥、爱找碴,直到将打人当作家常便饭,将惩罚“囚犯”当作娱乐,以至于人格扭曲,强迫“囚犯”做一些羞耻的动作,表现出人性的恶的特点。最可怕的是,实验进行到第四天,研究者提议“囚犯”放弃实验,拿着报酬就可以离开,结果大多数“囚犯”虽然表示同意,但没有一个人立刻离开,而是自动戴上手铐,乖乖回到囚室等待被释放。
这表明,每一个被试者在特定环境下的态度及行为,与其所扮演的角色趋向同一性:“囚犯”彻底成了极端环境下的弱势者,对于自己的权利丧失采取了默认的态度,忘记了自己只是在进行一个实验。同理,“狱卒”亦是如此。这都体现了他们对角色的认同。
实验中,“狱卒”的扮演者在其身份权威的影响下,体现出了规矩制定者的强硬性,而“囚犯”扮演者则由于被要求必须遵守严格的作息时间、定期向“狱卒”列队报数等行为,一旦违反就会遭到关禁闭、打扫卫生、不能吃饭,甚至羞辱和体罚等惩处,于是其言行开始变得越来越顺从。而“狱卒”则在这种特殊的身份下,制定规则,每天履行其职责,进而对其扮演的角色越来越乐此不疲。
这表明,人类具有服从的天性,在极端的情境下,甚至会屈从于权威,背叛自己的道德规范。
自我辩护合理化:人们会自发地为自己的行为找理由,使自己的认知与行为达成一致。
实验中,“囚犯”没有了自己的名字,只是被一个数字代号来称呼。这样一来,当“狱卒”对其施暴时,就会在内心自动过滤其附加的身份:同学、朋友……使之成为陌生人,于是对其所采取的任何行为均是可以接受的、合理化的。这表明,个体在面对采取可以避免自己受到处罚或谴责的行为时,会做出任何不合理或不合法的言行,原因是其行为得到了某种保护,找到了某种合理的借口或理由。
津巴多在其著作《路西法效应:好人是如何变成恶魔的》一书中,详细描述了这一实验,用以证明人受到情境或当时氛围的影响,会在性格、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表现出人性中不可思议的一面。
后来,这一心理学实验先后被德国导演奥利弗·西斯贝格、美国导演保罗·舒尔灵,从不同的角度,用电影的形式呈现出来。这就是著名的电影《死亡实验》(Das Experiment)和《叛狱风云》(The Experiment)。随着两部电影的放映,人们在观影的同时,对于人性有了更为深入思考:情境的影响是如此巨大,个体最初并不曾表现出来恶的一面,当处于某种特殊的情境下时,会屈从于情境的影响。由于失去了自我思考的能力,其内在的恶的本性会在有意或无意诱导下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