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曾被人民日报怒批“不尊重历史”的某款游戏,又被央视点名为青少年的“精神鸦片”,游戏为何会如此“罪大恶极”?
2019年5月,游戏障碍被正式纳入《国际疾病分类》(ICD-11)。游戏障碍归于精神行为障碍的原因在于,大量研究证实,游戏障碍与物质成瘾有着相同的神经机制及大脑结构、功能的改变。
此外,游戏障碍的发生更多是由于心理因素所致的行为障碍。
游戏障碍是否应该被归为疾病,其实一直以来都存在争议。有人认为“电子游戏是精神鸦片,是毒药”;也有人认为“电子游戏可以开发智力,是良药”。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子游戏的产生也是科技进步的必然产物,社会不能倒退,电子游戏不会消失,关键是我们如何“游戏”。
有些青少年甚至成年人,假期在家会玩七八个小时的游戏,这是成瘾了吗?游戏障碍和爱打游戏是一回事吗?
诊断游戏障碍必须要满足一些条件,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疾病诊断标准。按照ICD-11对游戏障碍的诊断标准,从临床表现而言,应满足下列标准。
1.对游戏行为的控制能力受损。比如当事人对玩游戏的起始时间、频率、强度、终止时间都不能控制,原定每次玩1个小时,可是不知不觉可能会延长到5~6个小时,依然不能停止。
2.游戏优先于生活中其他事情或兴趣爱好,成了生活中的唯一追求。
3.即使出现负性后果(如家庭冲突、学业受损、人际关系受影响),依然持续游戏行为,甚至加重。
除了症状上的特征,还有时间上需要满足的标准。通常游戏模式可为连续性或周期性,可反复出现,但是总体上持续时间较长,一般是持续12个月以上。若症状足够严重,未达12个月也能诊断游戏障碍。诊断前还需要排除是否由情绪问题或者其他心理问题所导致。
爱打游戏和游戏障碍最关键的区别,在于玩游戏是否可以控制、是否对自身及家庭造成一定的危害。
游戏障碍既然被列为精神疾病,意味着游戏障碍和其他疾病一样,发病有着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的综合影响。
喜欢新鲜事物、内心压抑想寻求发泄、有社交需求但不擅长在现实中与人交往沟通,都是容易游戏成瘾的原因。
亲子问题,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未形成安全依恋,未能建立有效的沟通模式。
在现实生活中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充分关注、积极回应,孩子便难以满足自我价值实现的心理需求,这些未能满足的需求长期被压抑。
当其接触到网络游戏,被压抑的需求迅速在游戏中得到充分满足,缺乏家庭互动的孩子容易通过游戏寻求补偿,这也成为他们沉溺游戏并乐此不疲的原因。
包括互联网和游戏产业的发展。游戏开发商在设计上往往遵循一些心理学的原理,不断给予玩家一定的正性强化,从而促使玩家不断去重复该行为,导致最后失控。
首先提醒家长,千万不要一谈“游戏”就变脸。网络和电子游戏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无法回避。
青春期的孩子对新事物充满好奇,而电子游戏的设计恰好也从心理学角度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和好胜心。若孩子已经接触网络游戏,不要一味强行去限制,过度限制只会加重孩子的好奇心,想尽办法去获得游戏资源。
家长可以尝试从孩子的角度看待游戏,可亲身参与到实际游戏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多了解孩子玩游戏的心理状态,理解他们心里的想法,从而促进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另一方面家长可循序渐进地限制孩子的游戏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和孩子一起制订计划,培养孩子的自律和自主能力。
另外,如果发现孩子有玩游戏过度的情况,要仔细了解清楚情况。有时玩游戏只是假象,青少年抗压能力弱,学习压力以及人际交往、亲子相处、情绪问题等都会让他们感到厌烦、无助,甚至出现逃避、退缩的行为。而此时电子游戏带来的轻松愉悦感,会被他们当作情感发泄的一种途径。针对这些情况,缓解压力、找到合适的应对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核心。
最后,游戏障碍是一种精神疾病,需要针对具体病因“对症下药”。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过度玩游戏影响学业和身体健康的情况,不要一味说教,甚至打骂孩子,可以带孩子到专业医院寻求帮助,先评估是否达到疾病状态,以及导致过度玩游戏背后的原因,如情绪障碍、学习困难、社交困难等。再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干预。
作者:杜哲一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成瘾医学科主管护师
杜 江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成瘾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