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投入越来越高,更多人关注师生关系。但在学校教育中,师生关系因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已逐渐出现异化现象,这对学生成长和老师发展都带来了阻碍,因此,要学会依据现实来建构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相互影响而形成并建立起的一种特殊人际关系,即学生进入学校,在学校的环境中和他们的教师建立起的情感、认知和行为交往等方面的联系。师生关系不仅表现为一种教育关系、心理关系,也是一种情感关系,但其本质还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理关系。

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的角色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因而学生只能被动机械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拥有绝对的权威和话语权,占据优势地位,学生不能对教师提出质疑,只能扮演服从者的角色。所以,我们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断开拓创新,建立一种符合时代需要的新型师生关系。

在新型师生关系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人,即师生是价值平等的主体。其中,没有直接抛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将其主导作用的中心由学生情景转向情景共存,即教师由外在的专制者变成了情景的领导者。除此之外,学生以“独立”的身份而存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并在与教师相互尊重、信任中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从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发展并完善人格。

建构良好师生关系

积极交往和沟通,了解学生现状

课堂是老师和同学接触和相处最多的时间。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对话的方式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侧面了解自己的教学方面的不足。同时,关注课堂对话,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让双方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有进一步的了解。除此之外,在课余时间,教师可以积极寻求与学生的交往,增进与学生的亲近感,了解学生的最近状况。例如:学生的人际交往情况、学习状况以及思想状态等。

建立信任的桥梁,促进理解

“相信是教育的开始。”信任是师生沟通情感的一个重要的桥梁, 而且是相互的。教师要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信任,相信每个学生都竭尽所能能学好知识,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闪光点和美好的未来。学生也要充分信任教师的人格、学识、智慧和修养,相信教师会信任、帮助和陪伴自己。同时,要让学生建立一种新认知:学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教师也要从学生的实际学习与生活出发, 为学生提供一切帮助使其潜在的可能性变成现实。

充分尊重学生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情绪情感、言行以及缺陷,保护

学生的自尊心。此外,尊重学生的观点想法也十分重要。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其名誉应当得到最起码的尊重。如有涉及到学生本人的相关事件,教师应当认真听取学生的观点、意见和想法。除此之外,教师应该秉持无歧视性原则。无论学生家庭经济、社会地位、学习成绩高低,教师都应该一视同仁,不忽视和歧视任何一位同学。

多元途径与家长合作

家校联系中最直接的方式——家访。通过家访能直接和清楚地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家庭状况、学生在家的表现等,教师可以根据此实际情况通过合理的沟通方式进一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私人订制”式的家长会也是加强家校联系,增进家庭与学校及师生关系的一种有效形式。对于出现问题的个别学生,建议采用沟通效果好同时节约时间的“点对点”的私人定制家长会。

交流经验式的家长会能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做铺垫。在该家长会上,家长可以分享自己的教育经验以及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 共同探讨教育的奥秘。这种形式不仅能够促进家庭与学校之间的了解、联系,同时也为家长提供了一个经验交流的平台和机会。

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意义

如果师生关系和谐,学生充分信任教师,积极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活动,教师在接收到这种情感之后便会增加与学生的积极互动,并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从而促进其顺利进行和成功完成。同时,教师在此过程也能够有所收获和体会,并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价值。此为,教学相长。相反,如果师生关系不和谐,教师的教学会变成缺乏效果的劳动,而学生的学习也会变成效率地下的学习。

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激发创造性劳动的巨大功能,能调节、缓和教育过程中师生之间产生的矛盾,更能为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树立典型。同时,和谐师生关系是教育工作开展的前提[6]。只有通过正确和恰当的方式构建起的良好师生关系才能将其育人效果发挥到极致。让我们携手,一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举报/反馈

邻家叔叔教育成长说

1561获赞 765粉丝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