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西希

婚姻,只要面包和玫瑰都有了,必然走向幸福吗?

《半生缘》里,深陷困顿家庭的曼桢,怕拖累世钧,迟迟不敢结婚。门当户对的翠芝和世钧,婚后依然对旧情人念念不忘。

倘若,当初,曼桢和叔惠都不受家庭经济的困扰,分别和世钧、翠芝步入婚姻的生活,这半生的缘分,是否就能促成一生的幸福?

两个相爱并步入婚姻的人,最后还是把生活过成一地鸡毛。这样的故事比比皆是。

原因其实很简单:婚姻真正考验的,不是两人相爱的程度。

击垮婚姻的,通常不是第三者,而是生活的杂碎。第三者的出现,只是某一方想要脱离现实生活的幻想。哪怕ta与第三者结婚,依然会寻找另一个第三者,想要拯救自己于琐碎无聊的日常。

成就幸福的婚姻,这5种态度非常重要,却常常被人忽略。

01
求同存异

婚姻里,最常见的分歧之一,便是消费观。

小玉很认同“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但丈夫小周更追求性价比。大到厨房家电,小到青菜猪肉,两人经常争执不休。

在小周眼里,小玉乱花钱、不懂得精打细算。小玉却觉得,赚的钱是为了吃好穿好,家里也不困难,节省几元钱又能做什么呢?

如果他们坐下来好好沟通,就会发现,彼此都有共同的目标:让家庭生活过得更好。只不过,在具体怎么做的策略上,两人分歧很大。只要重新定下财务规划和共识,就可以解决问题。

分歧是必然存在的。

美国一研究团队,持续追踪168对伴侣14年,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

观念分歧和离婚风险并不相关,但那些能长久维持婚姻的人,都做对了一件事情:共享三观,求同存异。

多花时间聊聊彼此的态度和观点,接纳、理解、尊重对方,然后制定出双方都接受的行为规范。

02
特定情境

  • “你太啰唆了,天天搞得我很烦!”

  • “你怎么这么笨,手机APP的功能都不怎么会用,不像别人玩得溜。”

以偏概全,几乎是全人类的通病。

通过一两件事情,就立刻推测出这个人的本质,仿佛自己是上帝般看透人世。

这种思维习惯,只会让双方抱怨不休,既不能解决问题,更是消耗彼此的尊重和情感。

但只需一招,不仅让自己好受些,也有利于解决问题。那就是:

留意这些事情发生的特定情境。

比如:“每当我在码字的时候,你就会唠唠叨叨的,我听了心情并不好。”

提出了特定情境之后,就开始解决问题:你的期待是什么,而对方又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唠叨?双方要怎么做才能避免这件事情影响感情?

03
接受现实

很多人经常把“应该如何”作为标准,评判一个人的行为是否达标。

  • “TA应该要表现得善解人意,不应该独断专行。”

  • “TA应该上得厅堂、下得厨房。”

  • “在家庭聚会的时候,TA应该要懂得察言观色,别给我丢脸。”

这些“应该如何”的标准,既不是法律要求,更不是道德义务,更多的是一厢情愿而已。

它不能让一个人变得更好,反而会让两个人的感情产生误会、烦恼不堪。

有多少争吵,都是从“你应该……”开始的。

掉入了这种思维陷阱,就忘记了真正的目标是什么,而达成目标的行为,不只有你想象的“应该如何”。

更糟糕的是,“应该如此”的想法,也会强加到自己身上:

  • “我应该满意了,毕竟ta也付出了这么多。”

  • “虽然身体很难受,但我也应该起来煮饭给他们。”

现实生活总是违背我们的期待,我们要接受现实原本的样貌,才少一些苦恼的情绪。

更何况,有些行为,就算违背预期,也不会产生危害,何必自扰呢?

04
正念思考

带着“应该如此”思维,不敢放松的人,通常伴随着“灾难性预期”。

他们觉得,如果事情没有按照“应该如此”发展下去,就会导致非常糟糕的事情发生,而且必然发生。

  • “如果TA在聚会的时候,不懂得察言观色,讲了些乱七八糟的话,或者做了什么不礼貌的举动,那我也肯定会被家族耻笑的。”

  • “如果我这时候不起来煮饭,就会被家里人骂,说我懒惰。”

  • “我不能跟对方说我的不满,如果说了,我可能就会失去ta。”

为了获得赞赏,努力表现得“完美”,这种执念一旦产生,就会蒙蔽我们对事实的判断,总觉得事情会变得非常糟糕,却不敢花时间认真想想——

就算事情发生了,那又怎么样,生活毁灭了吗?

而且,“怕什么来什么”,是有心理依据的。就凭着这种“预言验证效应”,我们抱着乐观的心态,更容易让婚姻生活布满希望。

所以,就用正念思考的方式关注现实吧。

关注此时此刻、正在发生的真实事情;关注现在能做的事情,而不是盲目猜测事情的悲观结果。

05
不完美,才真实

爱情是婚姻的基石。

与此同时,人们又觉得,“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婚姻会消磨激情”。

在这矛盾的态度里,藏着的是众多饮食男女的无奈:当对方忙于工作、照顾孩子,忘记了结婚周年纪念日或生日时;当婚后发现对方随手乱放、常犯迷糊,或这样那样的坏习惯。

把酒当歌,安慰自己——“这就是婚姻吧,注定与爱情不同”。

其实,这才是真正的生活。

著名的爱情三角论,提出爱情三大重要成分:亲密、忠诚、激情。如果三种成分都非常充足时,就是“完美之爱”。这是人们都渴望的爱情类型。

但提出这个理论的斯滕伯格,自己也说:完美之爱就像是减肥,短时间内容易做到,但很难长久坚持。

既然两人选择携手面对人生,就应该有一种觉悟:生活本来就是一地鸡毛,而婚姻本身也没有多完美。只不过,好的婚姻能让彼此看到对方的美好,看到生活的可贵。

携着光与亮前行,将不完美也化作珍贵。

-The End-

故事见真知,观察复杂的人性。如果喜欢,欢迎点赞关注,持续输出原创文章。感恩每一次遇见。

举报/反馈

察析情感

1168获赞 1388粉丝
故事见真知,关于爱与自由的能力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