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会给孩子准备专门的房间,锻炼他们的自理能力。不过,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家长们还是会让宝宝跟自己一起睡,我的闺蜜也是如此。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闺蜜想给孩子买个单独的婴儿床睡。可是,宝宝根本不买账,放在婴儿床上就哭,而宝宝睡觉的时候还要把闺蜜的胳膊抱在怀里,紧紧贴着。

这让闺蜜有些不解,她问我:“宝宝这样黏人是为什么呢?我需要强行给他改正吗?”我赶快告诉闺蜜:“孩子总喜欢“贴着妈妈”睡觉,这样的行为其实是正常情况,这是孩子获得内心安全感的一种形式,等到再稍微长大后还会有安抚物来代替。”

欧阳妮妮与傅园慧都有随身“安抚物”

不仅闺蜜的宝宝,连我们熟知的明星和运动员也有人提到过同样的习惯。例如,欧阳妮妮就在姐妹三人的vlog中给大家分享过她走到哪都要带到哪的一张小毯子,甚至因为经常睡觉“盘着”,被子已经只有薄薄得一层了。

而在一档综艺节目中,傅园慧身上的小红绳更是夺人眼球。傅园慧的爸爸解释:傅园慧小的时候就非常喜欢摸着毛巾睡觉,于是他就给孩子做了这根红绳子。

欧阳妮妮和傅园慧的行为其实和闺蜜的宝宝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属于情感上的需求,而这种行为不是什么“怪癖”,家长也不用把娃当成另类,他们只是在表达自己的“另类饥饿”,家长注意别拒绝或者进行强行干涉哦。

“另类饥饿”到底是什么?

另类饥饿,我们更多称呼为其“肌肤饥渴”。在人的身体系统中,不仅肚子会感觉到饥饿,触觉系统和心理系统也也会有类似的需求,这就叫作“另类饥饿”。

而宝宝的另类饥饿一般都来源于安全感的缺失:宝宝从妈妈的子宫中来到完全陌生的地方,缺乏安全感,所以需要亲人的陪伴。

所以这种另类饥饿从孩子出生时就有端倪:一般新生儿都会非常黏着母亲,直到孩子逐渐长大,到三岁左右的时候,会把这种依恋感转移到安抚物上。

  • 其具体表现为:

★需要母亲或安抚物的陪伴

美国心理学家哈特曾做过一个实验,叫“猴子实验”,结果表明:另类饥饿常见于动物与人,尤其是小宝宝。

幼儿渴望大人的拥抱或者陪伴,即使已经长大了,依然喜欢贴在大人的身边或者用安抚物来代替大人的感觉。

★内心缺乏安全感,渴望与父母互动

有的宝宝除了会“赖在”母亲身边,还会在睡觉前“没事找事”,想方设法地和家人互动,不愿意睡觉。

这也属于“另类饥饿”的表现之一,孩子的内心缺乏安全感,所以才会一直试图确认父母会陪着自己。

家长强行制止或强硬拒绝,会为分离焦虑埋下伏笔

这种“另类饥饿”高发于睡前,有的家长被孩子缠得烦了,就会强行拒绝孩子的亲密或大声呵斥孩子。

这样的处理方式是非常不可取的,很容易让孩子产生“分离焦虑”。

简单来说,这种情绪常见于孩子步入幼儿园以后,不舍与亲人分开后产生的不愉快的情绪,但家长冷漠的行为,会让孩子无法从父母身上感受到被关爱的感觉,因此分离焦虑也会相应提前。

有学者做过相关研究:孩子如果长时间处于分离焦虑中,会引起抵抗力下降、情绪起伏过大、社交恐惧等一系列问题,甚至影响到一生。

如何温和解决孩子的“外在依赖”有技巧

  • 用热水澡给孩子提供触感满足

既然孩子产生另类饥饿是因为缺乏安全感,我们就可以在宝宝睡前给他们泡一个温水澡,用温水来模仿羊水,还原宝宝在妈妈肚子中的状态。家长们也可以顺便给宝宝做个温柔的“抚触活动”,缓解宝宝的情绪焦虑。

  • 帮忙寻找安抚物

家长们也可以像傅园慧的爸爸那样,主动为孩子找一个安抚物来暂时替代自己。

不过,安抚物只能起到一时的作用,家长们还是要给予孩子充足的陪伴,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哦。

举报/反馈

Angelia妈咪

30万获赞 3.2万粉丝
做有温度、有深度的教育人
优质教育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