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所以给了他们所有的宠爱,全家人的精力都放在他们身上,所有的事情都帮他们解决。时间一长,家长发现孩子很多事情都不能自己做,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首先想到的都是家长。
他们从没想过自己解决问题,有些孩子到了五六岁摔跤了,还会找家长哭诉,更别提两三岁,就异常粘人的孩子了。这一时期的孩子做什么事都喜欢粘着父母,依赖性非常强,几乎成了父母的小尾巴,现在很多孩子都是这样。
面对这样的情况,心理学家做过一次实验,他认为,孩子长大两三岁时,其实能够独立,也有良好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之所以还粘着父母不放手,是因为彼此之间有着病态共生的关系模式,到了可以独立的年纪,却异常粘人,这种关系就是病态的。
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病态共生这个概念,家长首先应该知道孩子正常的生长规律是如何的,每个阶段他们的表现是怎样的。
0~6个月的孩子,都离不开父母,因为他们面对这未知的世界,最能依靠的只有父母,现实中存在着太多的未知和不安。他们几乎没有自理能力,所以时时刻刻要粘着父母,这种虽然是共生关系,可是人在生长过程中出现的正常的需求。
六个月到三周岁的孩子,重现具备了较为完善的自理能力,很多事情可以通过自己完成,所以对父母的依赖逐渐减少,开始出现了分离的现象。
三岁以上,此时的孩子已经足够有能力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渐渐成为了独立的人,几乎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自己做出判断,他们的独特个性也逐渐养成。
也就是说,孩子在0~3岁时,慢慢由共生关系转为分离,在三岁以后已经完全具备自我处理事情的能力,此时分离关系已经达到了比较成熟的地步。
可是有的孩子在三岁以后,共生关系并没有结束,还是会习惯性的依赖父母,并没有得到纯粹的亲子关系。这种病态的共生关系,其实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甚至以后更加难以改变。
畸形的亲子关系
很多孩子小时候对父母的依赖过强,如果不能及时处理病态共生这种模式,渐渐的,他们的行为就会受到影响。
往简单的说,有些孩子由于过度依赖和信任母亲,长大后可能会拥有比较严重的恋母情结。往严重了说,他们可能会成长为很多人眼中的妈宝男,或者任何事都过度依赖父母,就像长大的孩子一样。
自主能力差
因为在适当的年纪,没有得到分离,在很多事情上都会下意识的依赖父母,有事没事的找父母解决问题。有些孩子在上高中以后,所有换洗的衣物都带回家让母亲洗,甚至有的孩子,连家里的电器怎么用都不是特别清楚。
自主能力差,就意味着孩子无法进行更多的尝试,不能走出自己的舒适圈,打破局限,不仅会影响他们的身体发育,甚至可能阻碍大脑发展。
以上这些不良影响,从小就会阻碍孩子每一步的成长,让他们在各个方面明显落后于他人,甚至缺乏良好的社交关系。
相信所有的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现各种问题,只希望他们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家长从小要是不注意对孩子的教育,可能会给他们将来造成特别大的影响。
这种病态共生关系其实是可以逐步改善的,但都要从小时候开始做起,家长可以尝试一下办法。
给孩子安全感
六个月以下的宝宝,因为面对着未知的世界,总是充满着不安,他们需要更多的安全感,所以通过粘着父母这种方式来让自己更加安心。
在这个期间,家长要是没有做好足够的安全感行为,会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到的仍然是未知和不安。所以即使到了半岁,他们也不愿意放弃粘着父母,会选择继续共生,这种依赖感只会越来越强,到了三岁,仍然不会轻易放弃。
所以父母平时要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要明白孩子缺乏安全感的原因是哪些,对症下药才是最有效。
主动放手
孩子对父母有较强的依赖性,主要还是因为父母不太相信孩子的能力,在适当的年纪不懂得放手。这样长大的男孩就会成为大多数人眼中厌恶的妈宝男,做任何事情都想着问自己妈妈的意见,把妈妈的话奉为圣旨。
所以在教育孩子时,家长一定要懂得放手,尤其对男孩来说,无论如何要相信孩子的能力和行动力,让他们自己感受生活中的困难,才是最有效的。
在一定的年纪,就要适当让他们自己去闯,去拼,去感受,遇到挫折是对他们最好的历练。
培养独立人格
老一辈家长总是喜欢把孩子把握在自己手里,认为自己的孩子就应该听自己的话,怎么说的,他们就应该怎么做。可是他们也是独立的人,在所有的事情上,都有着自己的想法,家长可以给孩子建议,但绝不能强迫和安排。
所以在小时候,家长就应该充分尊重孩子,很多事情上可以让孩子自己做主,家长在旁边给适当的建议和引导即可,能够有效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人格,减少依赖性。
很多家庭有病态共生关系,还是由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没有充分解决,在适当的年纪,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而病态共生关系,对孩子的发展非常不利,不仅仅表现在学习,工作方面,更影响到将来的社交等各个方面。
要小孩子改变这种状态,就要在适当年纪学会放手,充分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根据其发展特性,不断的引导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