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其他人读完此书后的“惆怅若失、唏嘘不已”,我则是“心如止水,不知所谓”。或许,专注于洞察人性,忙于肉体与心灵的“对话”(虽然这个概念有点扯),自然会习惯孤独,“single well”!
【1】是我们被提醒,所以焦虑吗?
《也许 你该找个人聊聊》是我与《焦虑的人》同期阅读的书,同样都是果麦文化出品。不得不说,果麦文化的团队很懂得读者需要看什么类型的书,如果(大众)各方面的压力极大,那自然是需要一种“精神疗养”,也就是俗称的“治愈”。
卡耐基《人性的弱点》畅销全美时,也正是不少美国人陷入精神焦虑的当口,大众迫切需要一些东西来填补内心的空洞——如书、电影和音乐等。于是,我们是可以从过往历史中看到“轮回”的一点点儿端倪。
如果从趣味性看,我认为《也许 你该找个人聊聊》是逊色于《焦虑的人》,毕竟,前一本书算是半自传性质的“回忆录”,而后一本书是一个有趣的故事。
单纯从这本书极为“夸张”的宣传语看,我对这本书是抱着“审慎”的态度去读的——
本书是2019年美国众多媒体推荐的心理自助书——它荣登《纽约时报》《时代》《人物》《综艺》等媒体年度必读书榜单,是美国亚马逊当年度销售TOP10图书、哈佛商学院年度推荐图书,它的有声书版本也是当年Audible非虚构类有声书第一名。
刚上市一个月,这本书就冲上了美国亚马逊图书总榜TOP100和《纽约时报》畅销榜;出版两年来,已经在全球授权了四十多个语言版本,总销量超过七十万册,并且正在拍摄电视连续剧,由曾出演《绝望主妇》的知名演员伊娃·朗格利亚担纲主演。
总之,这种乍一看“只恨不能用各种荣誉贴在封面上”的“造势”,让我这种“挑书极为刁钻”的人而言觉得“华而不实”。当然,这种宣传口径的另一面是,当代书籍的宣传都是这么个套路,它的框架无非是“这本书在国外是多么炙手可热,引入国内乃是知识界的大事,赶紧来买赶紧来看,错过可就太可惜啦”——
瞧,它也是在兜售一种【焦虑感】,利用人们对知识的焦虑感。
焦虑,大概是当前的困境让人一时不知道如何是好所引发的负面情绪——因为如果知道具体的操作(解决)办法,只需要去做然后等待结果就好。
那么,如果让一个人一整天都很忙很疲惫,让人【无暇】去思考焦虑,是不是就会因为“生活很充实”而不焦虑呢?
这个答案极为模糊,因为焦虑大概是在【等待期】,如果知晓结果已经注定且无法更改,其实再多的焦虑也是“庸人自扰”。
于是,我们再来看《也许 你该找个人聊聊》里提到的【烦恼】,也无非是爱与被爱、遗憾、选择、控制、不确定、死亡,接着,我自问,“这些真的重要吗?”当然,对于我这样极为缺少人情味的人而言,可能都不那么重要——
首先,是死亡。人的一生就是奔向死亡这条不归路,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在获悉自己寿命将终时足够坦然;
其次,是爱与被爱,这又是个极为不靠谱的事儿 。虽然从古至今,古今中外的文人会把爱情渲染得如此高贵闪亮,但爱情从来都是可遇而不可求。有些人是用“自以为的爱情方式感动了自己”,在外人看来,只是一场啼笑皆非的生活肥皂剧。
第三,选择与控制。这可能牵扯到的就是【后悔】。如果追本溯源,那就是少一点【欲念】,其实人清心寡欲,就不会受到外在诱惑而【被迫】进行抉择,而我们进行抉择的次数越少,引发的负面事件就越少——但是,这些情况一般人能做到吗?
因为大多数人都做不到,所以大多数人总会有负面情绪,且不知道如何消减。这类心理治愈书才有存在空间。
【2】人人都喜欢听故事
读罢此书,我对这本书的综合评价是【故事集】,虽然《也许 你该找个人聊聊》揉进了一些心理学知识,但本质上是两条线:第一条,她作为“病人”,自己寻求疗愈的过程;第二条,她作为心理咨询师,也就是“医生”,她的病人们的故事。
作为曾经在NBC(以及好莱坞)混迹数年的人,作者【洛莉·戈特利布】当然知道“这个时代的人缺什么”、以及“如何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东西”。
这里的“something”,就是【故事】。过去的人需要的是【神话】、【传说】、【史诗】来建立连接感,今天的人则需要【故事】来建立自己【内在】与【外在】的连接感。
至少,我会觉得这本书中的【描述】会为了表现一些“真挚而催人泪下的情感”而做一些艺术处理,而读者如果真的为之动容,反而说明了这本书的成功——能打动人且没有传播极端(负面)价值观的故事,不论真假,都是一个“好”故事。
在书中,我们会看到四个来访者的故事,他们是:
一个四十多岁、事业成功、自以为是,认为身边所有人都是蠢货的好莱坞制片人;
一个三十多岁、刚刚新婚就被诊断出患有绝症,时日不多的大学女教师;
一个六十九岁、离过三次婚,感觉孤独绝望,声称生活再不好转就要在七十岁生日当天自杀的老太太;
一个二十多岁、有原生家庭创伤和酗酒问题,在爱情中频频受挫的姑娘。
注意,这4个人物的故事其实涵盖了4个典型人群,少不更事、新婚燕尔、事业有成、垂垂暮已。总之,年纪从十几岁到几十岁的女性读者,总能从这些故事里找到“自己想读的片段”。
是的,肯定有人会问,为啥预定读者是女性。
我的推断如下:第一,从概率看,一天内,女性的情绪波动次数高于男性;第二,如果女性在生活中有足够信赖的倾听者,这本书的“治愈”作用不大,这就是这本书被阅读的概率并不高;第三,通常是社会阅历较为单一的读者才会希望在书本上寻求精神慰藉,而社会阅历丰富(例如亲历过大开大合)的人,应该会对整个世界多几分豁达和淡然。
简言之,《也许 你该找个人聊聊》更像是一本女性读物,尤其是适合给那些有较高知识水平、成长经历较为平顺如今却遭遇各种“拧巴”的年轻女性。
当然,上述观点是我根据豆瓣读书上此书长评的用户画像进行的推理(有个细节,不少读者阅读的是英文原版)。
坦率地讲,读完这本《也许 你该找个人聊聊》,我的内心毫无波澜,完全写不出其他作者那种洋洋洒洒的长评。
当然,一本书我觉得“不得劲”,并不代表这本书不好,只是说我不是这本书的设计受众。更为自负的说法是,假定我对世界的理解与作者对世界的理解不在一个维度,就像是一个对香菜恨之入骨的人对并不厌恶香菜的我描述“香菜有毒”,我能做的只有“静静地听,微微的笑,浅浅地点点头”。
仅此而已。
【3】关于心理学与心理治疗
下面的内容极为主观和片面,而且,极易引发争议,但我还是要分享出来。
关于心理治疗师,我的印象还停留在《成长的烦恼》里那个风趣、善良又有点事业失意的【爸爸】角色,总之,给我的感觉是,陪人聊聊天,好像人家就把钱奉上——说实话,我有时觉得这和南京鸡鸣寺山下那些摆摊算卦的“半仙”们本质上没啥区别。
从商业角度看,治疗师的角色是“负面情绪接收者”与“倾听者”,算是用时间换金钱。同时,既然心理治疗,本质上是一方通过交流向另一方传递信息和情感。作为信息接收方的心理治疗师的【质量】是无法量化的,自然,这个行业出现的情况是,从业时间越久的治疗师,见惯了各种病例,更知道如何与人打交道(舒缓情绪),也算是用【阅历】来换金钱。
但是,我着实不太能理解啥是【心理治疗】,也无法理解为何《也许 你该找个人聊聊》中反复提及的【心理治疗】具有治愈和改变的力量。
隔行如隔山,偏见自然是难免的。
我想,可能我们往往会忽略《也许 你该找个人聊聊》中那些角色们的社会背景,以我的肤浅了解,在美国能请得起心理治疗师的家庭(或人),至少是不怎么差钱的“有闲阶级”。
再说的粗俗一些,如果是每日为了【生存】而奔忙的社会底层,是根本考虑不上什么“焦虑问题”,“多赚钱、活下去”比啥都强,哪来什么葬花思苦,愁肠百结,大抵是闲出来的事儿。
同时,对于我这样的“边缘人”而言,“心理学知识”不是一堆听上去“牛X轰轰、逼格满满”的形容词或名词,而是类似“12.99元”与“13元”、“赠品的搭配”这种能从现实中找到【模型】的“实用知识”。
这里我可能又会想到一本极为冷门的书《买》。注意,我并不是说这本书很【好】,而是说作为一本较早的去聊商业心理的书,它很【有趣】。
最后,再分享两个很极端的观点:
第一,当你认为自己陷于临界处境,有条件的话可以请人陪同前往墓地或【ICU】,一种是彻底的【死】,一种游离于【生死之间】,如果能【彻悟一会儿】,可能对于个人心境改善极有帮助。
大彻大悟这种事儿,我觉得是小概率事件,能做到这点的人,大概率也不太会看到这篇内容。
第二,坐在咖啡馆里喝咖啡的人不一定是最热爱生活的,但那些在柜台后面为你制作咖啡的人一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