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继被认定为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后,山东大学日照智能制造研究院再传捷报:在2021年度山东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评价中,入列省级优秀新型研发机构名单。
落地日照高新区两年多,山东大学日照智能制造研究院已通过拓展、招引新创建了医工融合、水产品智能化加工、海工智能装备、柔性电子、先进流体工程等12个研发平台,签署合作企业18家。
全方位对接产业和企业,让“山大研发”趁“热”入“车间”, 打通了成果转移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山东大学日照智能制造研究院也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有目标、有情怀、有团队、有平台、有制度、有项目、有伙伴、有作为、有成果、有影响”的“十有研究院”。
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该如何科学构建呢?
今天,让我们走近山东大学教授、博导,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石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山东大学日照智能制造研究院院长张进生,一起揭开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政企合作的神秘面纱。
走出象牙塔
理清地方重点产业发展链条
研发或引进高附加值的技术成果
一块牌子,一个愿景,一方天地。
位于日照高新智慧谷的山东大学日照智能制造研究院,张进生率领团队扎根在此。
“落地日照后,研究院首先着手的是探寻、实践技术转移高效路径,选择适合日照产业发展需求的方向” 。研究院建设初期,围绕高新区重点发展的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大健康、现代服务业来建设研发服务平台。
在同产业对接时,研究院采用了“由点到面”的发展战略,陆续组建了高端装备团队、特种机器人团队、微纳仪器团队、柔性电子团队、新能源汽车团队等众多团队。
在同企业对接时,研究院鼓励老师接轨市场,倡导老师与企业的双向观察与磨合,鼓励老师试投放研发产品。
张进生说:“从做技术评估、确定合作模式,到转移实施,单凭纸面的东西没有说服力,必须经过实实在在的市场检验。”所以,他们做出样品、样机,甚至小批量产出,让用户去检验产品的成熟度,跟踪市场信息反馈,不断完善产品。在这个过程中,为团队打造利益共享的全方位攻关团队,或为初创公司提供兼具指导、监管、资源的导师。
目前,研究院的项目—纳米操控系统与纳米仪器,新能源及专用车辆的电控、功能部件、燃料电池研发储备项目等,均有产品产出,具备了服务地方的能力。
走入需求一线
着力破解技术提供方与技术承接方的后顾之忧和孵化困难
为成果找到用户,为用户找到专家,院企合作能否一拍即合?
张进生对此深有感触:“沟通交流尤为重要。必须找准供需关系,才能与企业一起探寻市场空间。”他举例说,中小企业侧重于解决眼前的事情,希望一合作马上帮助其解决问题。实际上,一个企业不论多小,也是一企一特色,而找到合适的机构、专家,都必须经历复杂的过程,离不开现场调研、加深了解、明确供需等各个环节。
为了尽快进入角色,研究院会组织“科技特派员”深入车间,梳理企业发展明细,一起寻找切入点,帮助企业量力而行,把握发展与市场定位。针对一般企业的新产品研发服务,研究院则先找一个目标样品或者类似榜样的产品,和企业一起树立“榜样”,对标学习,开展相应的工作。
通过一策一平台一团队的方式,跟众多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从前期方案拟定、研发设计、性能测试,甚至到向用户提供服务,服务人员都会全程跟随。
张进生认为,立足于跟企业建立全面合作关系,共建校企研发平台,事关企业能否健康可持续发展。率先解决当前需要的,提供应急服务与支持,再探讨深度、全面合作,发挥师生信息、技术、团队优势,为企业眼前发展、为企业未来发展研发储备相关技术与产品。
面向未来储备人才
构建服务日照科研小分队
建设研发服务平台
形成服务日照长效机制
建设一支带不走的专家团队。
研究院组建之初,就作为重要目标布局规划。
“研究院不能为建而建,不能今天有人明天没人,要建立长效机制。”张进生说,目前,在团队梯队建设上,研究院通过科研立项吸引培育中青年老师,重点打造服务科研小分队,构建出老中青结合的科研团队。研究院也在聘一些专兼职队伍配合到这个团队中,一旦企业有需求,服务人员能够及时赶赴现场。
伴随研究院的成立,包含12名山大教授在内的"智能制造技术研究团队"成立,为高新区初步建设了新旧动能专家库,提高科技供给的质量和水平。博士后创新实验基地启动以来,已经有博士后进驻其中开展工作。
谈及未来,张进生说,“要真正扎根日照,与日照融合在一起。”研究院一直鼓励中青年老师来日照创办科技型企业,目前,部分老师的科研项目也陆续开始孵化。与此同时,通过继续教育、学历教育等方式,为企事业单位尽快培养日照本土专业人才,也在探讨中。
(日照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