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要读点心理学?因为读了心理学才知道有些行为现象可以得到解释,也有助于了解自己了解他人,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

说到欲望,总是让人害怕,因为它像个无底洞,会将人拖入无尽深渊,但却无法消除被它驱使。

以往的教育中总是劝诫我们要懂得“自足常乐”。道家始祖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意思就是人类的灾难皆是因为不知足的欲望引起的。到了宋朝的朱熹综合儒道思想直接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但欲望是人性的一部分,如何能轻易的受控制?既然欲望无法消灭,那如何利用自己欲望来帮助自己至关重要。

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通过了解马斯洛理论,认识我们人类的普遍需求,合理利用自己的欲望对自我提升将有很大的帮助。

什么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亚伯拉罕·马斯洛是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他在1943年提出这个理论,一共分为五种,这五种需求是与生俱来的并且由低级向高级循序渐进,可以绘制成金字塔模式。

  • 第一种需求:生理需求

即满足我们温饱的需求,比如食物、水、空气等等这种需求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需求。再满足了这一需求之后,我们会产生追求更高阶需求的欲望。

  • 第二种需求:安全需求

满足温饱之后就要为建立安全保障,安全需要是指一个人对自身的人身安全、生活稳定有一定的需要。比如稳定住所、稳定的收入、文明有秩序的社会环境、环保事业…这是个人、国家以及整个世界为了发展所要做的事情。

  • 第三种需求:归属和爱的需要

满足自我安全需要之后人们就开始追求归属和爱,比如人际关系、谈恋爱,建立婚姻关系…相对于前两个需求不同的是,前者是物质追求,第三种需求是一种心理追求。

  • 第四种需求:尊重需要

尊重需要既包括自己对自己的认同,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尊重与认可。满足前三种需求后人们就会追求自我价值、社会地位、个人成就、名誉等等,以满足尊重需要。

  • 第五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要

在满足前四种需求之后,人们追求实现自己的能力或者潜能,并使之完善化。

比如,一位已经打破世界纪录的冠军,仍然努力训练追求更高的成绩,他不仅仅要战胜他人更是一种自我超越。一个成功企业家,在创造了个人财富拥有了庞大的商业帝国之后,开始投入贡献他人的慈善事业中,并不是他的钱花不完,而是一种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了解了马斯洛五种需求层次之后,我们就不难理解一些人的表现在行为上的心理状态,也能更好地了解自己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的需求。小到我们个人大到一个企业的管理一个国家的发展,其实都在遵循着马斯洛的这一理论。

如何利用马斯洛需求理论应用到我们生活当中,为我们解决难题或者提升自我呢?

尊重他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不喜欢别人不尊重自己,那我们也不要蔑视不尊重别人。因为从马斯洛需求理论我们知道人人都有尊重需求。如果你是领导请你也要尊重下属;如果你是一位丈夫那么请尊重你的妻子;如果你是一位家长请你尊重自己的孩子…

生活中有很多反面教材,一位朋友的领导是一位拥有“上帝情结”的人。什么样的人拥有上帝情结?不满两岁的幼儿。因为他还没学会尊重别人,他的世界只有他自己,他是上帝所有人都得围着他转。

朋友的领导就是这样,拥有很好的学识专业能力也很强,被公司委以重任,但管理水平很糟糕。平时喜怒无常,心情不好的时候会将坏情绪宣泄到下属身上;经常让下属帮忙干私事,但连句“谢谢”也不说;无论什么场合遇到犯错误的下属也毫不留情的指骂。对待他的上级经常表面恭维,私下里又跟人贬低对方。

一起工作虽然有上下级之分,但大家都在为公司服务,拿的都是辛苦得来的薪水,人格上都是平等的,这位领导并不能认识到,久而久之他的上级不愿提拔他,下级也怨声载道。本来身居要职却在换届选举中被拉下台。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人类的一切烦恼来自于人际关系。”可见人际关系对我们何等重要,而尊重别人是拥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顺应规律,建立正确育儿方法

身为父母我们都知道孩子出生要给她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让孩子吃饱穿暖,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要保护他的安全,但是很多家长只重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前两个基础理论,而忽略了后三者。

第三种需求爱和归属,没有不爱父母的孩子,但是孩子的理解能力不高,父母往往忽视了可以通过亲密育儿过程来表现出爱,从而建立孩子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而且在孩子成长教育过程中把孩子当成附属品,忽略他们的天性,要求孩子听话,完全按照父母的意愿培养性格、才能、工作、婚姻……父母忽略了尊重需求,没有用平等的方式与孩子相处。

这样往往可能会影响孩子的性格,比如孩子会自卑、胆怯、没有主见…而一个在有爱的环境中长大又充分受到尊重的孩子会成长成为阳光自信、有主见的人。

前段时间热播剧电视剧《小舍得》反应了当下很多家长的教育方式,没有遵循层次需求,造成需求层次的断层。就是严格掌控孩子强行让孩子建立自我实现需求。

剧中颜子悠生活在小康家庭,父母也很爱他,但是母亲对他的期望值太高,望子成龙的母亲给他报各种补习班,要求他成绩优异,强势剥夺子悠的兴趣爱好,最后子悠出现心理问题。

这给现实中孩子“鸡娃”的父母敲响警钟,想让孩子有更好的自我实现那就要尊重需求层次的发展规律。

贡献他人,最终实现自我价值

《被讨厌的勇气》书中指出:幸福的定义就是“贡献感”,即为他人做贡献—“他者贡献”,通过帮助他人收获自己的幸福。这提高了我们对“幸福”的认知。的确,做事常怀利他之心才能正面反馈到自身。

简单的利他之心,比如工作中的我们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推进社会发展或为人类提供服务……同时也使我们提了思维、积累了经验、拓宽了眼界…并且获得相应的报酬。

再比如给自己爱人做顿饭,我付出了劳动让对方饱腹,收获了什么?收获了对方的爱还有厨艺,也是一种实现自我价值的体现。

其实这样为了能够体会自我价值、确认“可以在这里”的一种归属感而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活动。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实现他者贡献、参与共同体,体会“我对他人有用”,进而获得自己的存在价值。这就是让帮助别人获益的同时,自己也是受益的。

里小丹结语

我们渴望被认可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那就要做到尊重他人;我们渴望子女出人头地那就顺应需求层次规律;我们渴望成功实现自我价值,那就常怀利他之心为他者贡献……

我们有各种欲望,这是人性的一部分,摆脱不了,但在欲望背后我们要知道如何正确地利用欲望来做该做的事情。同时我们所做的一切将会反馈到自身来满足我们的需求,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模式。

不遵循需求层次的发展就会落入欲望的圈套,彻底迷失自己。“不畏浮云遮望眼”就要从心理学角度去了解自己认识自己。

举报/反馈

里小丹读写录

1232获赞 252粉丝
多读书,为成为更好的自己而努力!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