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觉得大学4年是最美丽的青春时光,这个阶段的大学生没有就业压力,也没有生育和养老的负担,自然也没有什么心理问题。然而真实的情况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大学是人生的一个转折期,也是学生成长成熟的快速期,在这个阶段很多学生可能不太适应高中向大学的过渡,会出现诸多不良的心理情绪,严重者可能会影响到学习和生活。大学生活离不开自主学习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很多学生在这两个方面没有足够成熟的处理能力。当今高校应该提升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
1、注重心理健康课程,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作为高校课程的领导者应该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主动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必要性。建议将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当做正式课程,计算学分,提起学生和老师的重视。
2、增加学校心理健康课程的师资力量,提升心理健康专业水平。对于很多没有心理学专业的高校,可能师资力量不足以应对全校的师生,学校应该从多方面招募心理学专业教师,把每一堂心理健康课程上的精彩,让学生们有所获得。
3、将心理健康课程多元化,增加学生和全体教师的参与感。心理健康不仅仅是每个大学生的课程,很多学校的工作人员,包括学生家长可能也需要心理健康方面的疏导。因此课堂上可以多元化的讲授课程,让更多的人员参与进来,逐渐提起对心理健康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