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性侵犯始终是一个在犯罪领域存在感极高的名词,除了我们比较常见的一些发生在成年人的、两性之间的性侵之外,其实这种犯罪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比如说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许多对于同性的性侵以及对于未成年人的性侵也都随着媒体的报道进入到了大众的视野当中。很多心理变态的人会假借自己的长辈身份,打着“长辈关心晚辈”的幌子,去对未成年人进行性侵犯。
而受害人由于年纪比较小、涉世未深且胆怯等原因,往往也都会选择三缄其口,最终将这些事情埋在心里。但是这种幼年时期经历的性方面的侵犯是会在其成年之后对自己的人格造成极大影响的。
很多人之所以成年之后比较胆怯、自卑甚至是暴戾乖张,都是因为儿时的这些被性侵的经历没有得到合适的排遣。所以作为社会中相对弱势的未成年人以及女性时,对于性侵相关的事情一定要在第一时间进行应对。同样,作为这些群体身边的亲近的人,也要提高警惕。
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的马皑教授是中国的首位犯罪心理学博士。犯罪心理学(Criminal Psychology),顾名思义就是从心理学角度去揣摩犯罪者的想法的一门学科。在这类问题上,他认为,当你或是身边的人遭到性侵或者是经受到一些类似的事情而陷入情绪低谷时,你一定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有所为指的就是作为亲近的人,要关注对方的情绪和状态,做好安抚的工作,那么有什么事情是千万不要做的呢?我们来一起看一看。
1、千万不要对“性”避而不谈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当中,我们的文化形成了一种比较内敛、含蓄的特征。从社会学角度来分析,长期的封建社会以及以农耕文明的存在导致人们的性格大多比较隐忍沉默。
在对于子女的教育上,家长对于与“性”相关的事情总是会选择避而不谈。正如“儿大避母”、“女大避父”一般,个体在社会化过程当中应该从上一辈那里学到的相关知识与代际之间应该有的距离感间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张力。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仿佛长辈在晚辈面前提到“性”,就是不正经的,而晚辈也囿于这种距离感,并不敢直接询问相关的问题。
这并不利于子女的成长。试问,假如做父母的自己不去为子女科普这些知识,那么他们又从何去得知这些呢?假如他们在遇到困惑时不敢向你反映,那么还能和谁诉说呢?所以不要对性相关的事情避而不谈,相互尊重与普及相关知识并不矛盾。一定要和年幼的孩子说清楚,自己的隐私部位是一定要保护好的。
2、千万不要因为“性话题”严厉训斥子女
尽管有的观念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但是过多地训斥和打骂显然是会对子成长产生十分消极的影响的。作为父母,当懵懂之际的孩子们询问“为什么电视里的叔叔阿姨嘴对嘴”、“我是从哪里来的”等问题时,千万不要在第一时间就选择训斥他们。
因为这种态度会让子女对于相关问题产生进一步的好奇,同时又会认为在父母心中这是一种禁忌,从而十分容易误入歧途,从网络或是别的媒体上寻找答案,而这极容易使得他们接触到一些不良的信息。
当子女询问一些与性相关的问题时,要有选择性的、合理地去进行解答,同时还要适当地去为他们讲解一些相关的知识。比如在学生阶段当中,可能他们的班级当中会出现一些“早恋”的现象。
那么假如孩子在放学之后回家会提到一些发生在同学当中的“恋情”,就一定要清楚地告诉他们,这种做法不是特别合理,因为你们还太小,不懂得所谓“爱情”的含义。
同时,要和异性的同学们也保持好友谊。而当女儿在学校当中遭遇到被异性“表白”等事情时,一定要安抚好她的情绪,告诉她不要害怕,要明确地拒绝。同时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隐私部位。这样一方面能够给女儿以心里安慰,一方面能够指导她之后应该怎样去做。
3、千万不要疏忽大意,平日里细心观察
就像是前文当中曾经提到的,无论是未成年人还是女性,平时在生活和工作当中都极有可能遭遇与被性侵相关的事情。作为家长或者是身边的人,一定要在生活和交流当中多加观察,不要对一些可疑的事情抱有侥幸心理。
比如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阿里巴巴女员工事件,就是在工作当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女性遭到了歹人的毒手。所以无论是自己的子女还是伴侣,在生活当中要注意留心细节。
当你发现自己的子女或者是爱人在放学或者下班回到家之后,情绪上闷闷不乐、身体上绵软无力、被你询问时又一言不发,那么一定要进一步去追踪,弄清楚到底其实经历了什么事情。因为根据相关的犯罪案件统计,每一起遭到曝光的案件背后,平均会存在七起不为人知的案件。
就像是那句话所说的,“当一只蟑螂出现在阳光下的时候,可能是因为阴暗处的蟑螂太多了,无处可藏了。”除了询问子女、爱人本人之外,还可以从别处下手,比如她们的好朋友、老师及同事以及一些社交媒体上的动态,都有可能成为取得突破的重要线索。当然,此时也切忌穷追不舍地追问对方,这样会使她们精神上背负极大的压力,从而酿造悲剧。
总而言之,我们身边会有很多在社会当中比较柔弱、易遭到侵犯的女性,作为家长和亲近的人,我们一方面要对其充满关怀,一方面也要注意生活当中的一些禁忌:即上文中的三点“千万不要”。
- The End -作者 | Tommy编辑 | 鹿羽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参考资料:Prochaska, J.O., DiClemente, C.C., & Norcross, J.C. (1992). In search of how people change: Applications to the addictive behaviors. American Psychologist, 47, 1102-1114.
举报/反馈

第一心理

526万获赞 104.1万粉丝
每天耕耘最实用、最有趣的心理学
优质情感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