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十岁的女人,实际上跟家里的男人一样,是家里顶梁柱半边天。
这个年龄段的人,孩子基本上都长大成人了。或者在上高中大学,或者该结婚娶媳妇了。所以是家庭开销最大,最需要钱的时候。
在农村或是在偏僻的小县城里,有一部分没工作,找不到事做的夫妻,都会选择外出打工,挣钱养家。毕竟大城市机会总是多些。
可是真到大城市里,并不是那么乐观。年龄大,想进厂当操作工都没人要。没知识没学历,又没有一技之长。她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靠买力气,靠勤劳吃苦能干来挣钱。
那么她们可以做的工作比如,做家政,做月嫂,在医院做护工。还有经营个大排档小吃摊儿。只要愿意做总能挣到钱。
王阿姨是我老家的邻居,四十八岁了。两个孩子,大儿子初中毕业,在工厂里做操作工好几年了。一个月六千多块钱,除了租房子,再除掉吃,用,玩,等花销,工资所剩无几。一年能攒下三万块钱算是不错的了。
但是以这个速度,挣钱买房娶媳妇何年何月才能攒够。
小女儿考上大学还没毕业。一年也要用掉几万块。为了增加收入,王阿姨和老公几年前来苏州打工。老公在工地上干活,她在做家政当保姆。
王阿姨人性格温顺,又老实肯做。在园区给一个老外家带孩子,早上七点到下午5点下班,单休,有时加班。主要负责照顾好孩子,带她玩,中午给孩子做顿午饭,哄孩子睡觉。兼做卫生。每月工资七千块。
这样,王阿姨一年就挣八万多块钱。八万块钱意味着,王阿姨干两年,在老家就可以盖一座新房。这些钱在农村,凭力气是无论如何也挣不到的。
还有一个老乡徐阿姨,开始做家政嫌时间死不自由。以前在老家卖过小吃。瞅准一个菜市口边上,租了个小门脸做起了早点。
徐阿姨会打油酥馍,也算是一个手艺吧。就是一种面食,将面擀成面皮,抹上肉末和葱花特制的调料,将面皮折叠卷起再擀成面饼,放到大的电饼铛里,烙成两面金黄,外焦里酥入口香脆。
人都有好奇心和新鲜感。徐阿姨打的油酥馍这一带没有,属于独家生意,一开张生意火爆,顾客排好长的队,去晚了根本买不到。
徐阿姨算了下账。一斤面可做四个,一个卖五块钱,一斤面可卖二十块钱。一天做二十斤面卖四百块钱。去除了本金房租,一天也能赚两百多块。一个月下来也能赚五六千块。这个数在老家也是不敢想的。而且只是早上半天时间。
苦,累是肯定的。徐阿姨要凌晨三点就起床准备了。这样的起早不是一天两天,不是一年两年,是经年累月,考验的是你的耐力。
用徐阿姨话说,再苦再累能有犁田耙地,挑担子累吗?能挣到钱就值得。在老家天天打麻将玩,谁给你一分钱呢?宁愿苦干也不愿苦熬。
最后再说一位田阿姨。她五十六岁,在医院做护工。是我在医院认识的。
今年四月份,我老公做了个小手术住院了。我在医院照顾老公,同病房里一个老太太八十多岁了,跌了一跤腿摔骨折了,躺在床上不能动。吃喝拉撒都要人弄,儿女都忙没有时间精力日夜陪护。只好请了个护工,就是这个田阿姨。
这个田阿姨可以用活泼开朗来形容。人长得高大壮,嗓门还大,说话幽默,穿着打扮也时尚,化着淡妆。要不是穿着工作服,都看不出她是做护工的。还整天乐呵呵。
田阿姨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了,给老太太洗漱喂饭,擦身体做按摩。有空时还舞上一曲。就是对着手机学着跳。她不仅自己开心,还给整个病房带来欢乐。
我要是她,在这个环境下,肯定吃不好睡不好,也适应不了。我羡慕她看得开心态好。她笑着说,有活干有钱赚有什么想不开的呢。
田阿姨做护工五年了,最让我佩服的是她的敬业精神。不要以为做护工是粗活,好的护工也很专业的。什么病人吃什么食物,忌什么口。中风的和骨折的病人如何护理,久卧床不起的病人怎样按摩,不长褥疮………还有一些药理常识,这些田阿姨基本上都知道。
还有更厉害的,就是田阿姨同时做两个病人的护工。
田阿姨口碑好,医院的护士都认识她,不断地给她介绍活,所以她的活很多。病人都愿意找她。
田阿姨一个病人一天是两百块钱,医院抽二十块。护理两个病人的话,就是三百六。一个月就是一万多块钱。就这,医院里像她这样的护工还是很缺少。因为很多人都嫌脏不愿意干。
这三个阿姨都是五十岁左右,没文化卖苦力的人。能在大城市立足,赚钱真是不容易。可是如果她们不出来,不挣钱,生活更不容易。
大家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工作适合五十岁的女性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