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面对现今社会的飞速发展,在孩子们接触面的的广度维度都有深层次发展的趋势下。新时代的背景下,作为家长,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的能力,让我们一起来看几个心理学效应,帮助孩子走的坚定有力。
〈一〉南北风效应
一天,南风与北风打赌,谁能以最快的速度让人们脱下外套?北风说我不停地刮,一定可以把人们的外套脱掉,北风呼啸而起,凛冽刺骨。人们不但没有脱掉外套,反而裹得更紧了。
南风开始缓缓地吹起来了,吹来了和煦的阳光,天气渐渐暖和起来,人们开始打开了扣子,迫不及待地脱掉外套。
通过这个寓言故事我们会发现,无论是南风还是北风,都尽力地干着自己的工作。因为方式方法不同,最终的结果也不相同。南风获胜告诉我们,用平和的心态来解决问题时,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做任何事情欲速则不,越是想要尽快达到目的,可能付出的代价会更大。
同理,可得在教育孩子时,我们对孩子更多的是能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让他们愿意去揭开知识的面纱,并且主动探索面纱后面的奥秘,在学习的过程中,慢慢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
〈二〉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科学家罗森塔尔,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小白鼠走迷宫取食活动。实验方案,随机把小鼠分为A,B两组。A组定为“聪明组”,B组定为“愚笨组”。工作人员观察时,对A组小鼠和颜悦色,观察并做记录。对B组小鼠冷言冷语,也观察也做记录。最终发现B组“愚笨组”取食反应迟钝,费时很长。对应的“聪明组”取食敏捷,用时很短。
罗森塔尔在想这个试验结论对动物适应,那么对植物是不是也同样适用?他取了两株同种植被做同样一组实验,每天同样精心照料施肥浇水。对甲盆植物每天称赞不已,“你好棒呀!你真优秀”,对乙盆植物每天恶语相向,“你真笨,你是个傻子。”21天以后,奇迹发生了,甲花枝繁叶茂,乙花己经枯萎。
罗森塔尔发现,如果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赞美与批评,无论对植物还是动物都会发生奇妙的影响。
于是他来到美国南部的一所初级中学,对一个班的学生进行了分组实验,随机地挑了一半学生作为A组,剩下的一半同学作为B组,A组定为“优等生”,B组定为“末等生”。半学期后再进行调查时,A组里面以前的差生,大部分都转变为了优等生;B组里面的优等生大都变成了差生。
同时,我们也发现,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纪律上,“优等生”对自己都非常自律,上进心也非常强,考试成绩明显高于B组同学很多,且A组每个同学目标明确,眼神坚定,都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气势。”B组同学在学习上,纪律上与A组差距很大,自信心严重不足,天生一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模样。”
以上罗森塔尔实验,我们会发现心理暗示的力量非常强大,强大到无与伦比。对待孩子,家长一定要做到积极心理暗示多肯定,让孩子从自己的成绩中感觉到自信,慢慢建立自我认可。从而达到理想巅峰。
〈三〉短板效应
大家都知道短板原理,一个参差不齐的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这个木桶最短板有多短,而不是最长板有多长。
孩子成绩好比一个大木桶,每一项成绩都是组成大木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加强薄弱环节,势在必行。
在面对孩子偏科现象明显时,你一定要指导孩子全面发展,切不可闭着眼睛走路,那样势必会翻个大跟斗。
〈四〉 德西效应
德西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吵闹,老人家年纪大了,需要安静,对于喧闹难以忍受。
无法忍受时,他决定走出房门:“但是他并没有赶走孩子们,而是给每个孩子了十个便士,孩子们很开心,同时,他又补充道我很喜欢你们的青春活力,能不能每天都来这?你们的喧闹让我也年轻了不少。”
孩子们很开心,第二天早早地又来了,一如既往的喧闹。老人给了他们每人五便士,孩子们兴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孩子们每人一便士,孩子们勃然大怒,怎么才一便士,你不知道我们有多努力!老人抱歉的说
,我年龄大了,也退休了,花钱的地方很多,我现在最多只能支付你们每人一便士,孩子们对老人恶狠狠的说,我们发誓再也不会来这闹了,再也不会让你开心了!
我们不难发现老人很成功的达到了他的预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要以退为进。不能步步紧逼,应该把孩子们学习的外在力量转化为他们内在想学的力量。而不是把内力转化为外力。在处理这个事情的时候,老人就是把孩子们喧闹的内力转换为了想得到便士的外力,于是老人达到了目的。
综上所述:
我们不难发现,教育小孩懂得心理学是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希望每位家长都能以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