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近来有不少家长表示,自己一说话,孩子就嫌烦,特别是一些年纪稍大的孩子,甚至会和父母顶嘴或争吵。为何小孩越大越不听话?父母要明白,你的感觉与孩子的感觉不同,你的思想与孩子的思想不同,看清孩子的情绪,听清孩子的声音,是父母应该做的事。
01永远不要让错误的沟通方式,毁掉你和孩子的关系
1、唠叨孩子
有些家长很喜欢对孩子唠叨,这种唠叨有时候是提醒孩子,有时候是责备孩子。例如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爱翻旧账,把孩子犯过的错误拿出来再讲一遍,这会使孩子非常急躁,产生逆反心理,不愿意和家长交流。
有时,即使父母掌握了一些交流的方法,可以见到孩子,就轻易地把这些方法抛在脑后,唠唠叨叨地讲个没完,是很危险的。怎样知道自己在唠叨?不需要学习任何高级技巧,只需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假如孩子表现得不耐烦,那说明你需要调整沟通方式。
例如,孩子一看到你说话,他就总是心不在焉:不是扯自己的衣服、头发,就是玩弄自己的手指,或是眼睛空洞地看着别处。而且当你问孩子问题时,发现孩子不愿意交流,或者虽然回答了,但语调却有了明显的变化。
这种改变,是一种信号,提醒着你需要反思,看看自己是否一不小心,又唠唠叨叨。其次,及时停止,避免触发儿童的超限临界点,造成超限效应。
2、忽视情感的沟通
如今经济条件好了,时间一长,孩子就会觉得父母只会给他们物质上的满足,根本不知道他们真正想要什么,所以就不愿意和父母交流。事实上,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情感上的需要比物质上的需要更重要,所以父母一定要花更多的时间陪孩子,毕竟他的成长很快,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机,就很难得到弥补,所以父母绝不能忽视与孩子的情感交流。
3、强制式教育
在和孩子的交流中,不能平等地和孩子进行交流是许多父母很容易忽视的事情。你作为父母一定在孩子们和你表达一些想法时说过这样的话:你还小,你知道什么?这种话不仅会影响孩子表达交流的意愿。
孩子更容易觉得和你没有共同语言,这会导致孩子不愿意和你多说话。为了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我们更应该对孩子放平心态,正确认识和引导。而且不要总是以过来人的方式来进行强硬的交流。
总是喜欢为孩子做决定很多父母或多或少都喜欢帮助孩子做大事或小事,总是认为孩子还小,很少会关注孩子的感受。这样会让孩子觉得他的自主性受到了侵犯,更会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不但不愿意和你交流,更想挣脱父母的“管束”。
敲打式教育父母和孩子聊天时,聊天不到三句就忍不住说孩子笨的情况比较普遍,或者我们都有亲身经历。这不仅会给孩子的语言打击,更是习惯于用比较来衡量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智力。这样不但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还会使他们疏远自己。
02打破代际差异,家长应该怎样正确地与孩子沟通?
1、家长需要保持低姿态
许多家长喜欢以谦虚的态度来回答问题,孩子感觉到的是,父母并没有真正想和自己沟通,只是想以这种方式来表明自己的观点罢了。小孩不会主动与家长沟通,主要原因在于家长这种自以为是的“权威”。
家长总是站在自己孩子的立场上看问题,会引起孩子的反感,不愿意和父母交流。若家长摆低姿势,与孩子站在同一高度,孩子就会感觉到父母对自己的尊重,对自己的重视,自然愿意和父母亲近,愿意认真听父母说话,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儿童没有大人的阅历,外部环境中的一些事情由于自身的力量而无法加以排解,儿童就会变得沮丧或烦恼。此时,爸爸妈妈应该给孩子的是安慰而非责怪,运用“同情心”,了解孩子的这种感觉,让孩子慢慢宣泄出来。
2、良好的沟通
儿童因缺乏经验而常犯错误,家长对儿童犯错误应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学会放手,既给儿童犯错误的机会,又给儿童改正错误的机会。身为家长,我们可以给孩子适当地引导和提醒,但是一定要点到为止,千万不要太唠叨。
良好的沟通方式可以使亲子双方感到彼此的体谅和理解,也可以是亲子关系更加和谐。同时,良好的沟通方式也能使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父母必须学会如何与孩子沟通,不要再让错误的沟通方式拉远了亲子间的距离。
3、赞扬和赞赏
心态决定着你看待事物的角度,对待孩子也一样,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决定着父母看待孩子事物时是好是坏。这样还会给自己带来心理暗示。若常常不自觉地去找孩子的缺点,那会长时间养成孩子的思维定势,孩子稍有缺陷父母都会注意,然后容易生气、烦恼。要是多看一看孩子们优秀的一面,给孩子们积极地反馈,像是对他们的赞扬和赞扬,那么他们在自己眼里也会越来越优秀。
小孩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小孩的行为举止、好恶,当他和别人玩、说话、看书时,你会发现,小孩虽然不爱弹琴,但喜欢画画,虽然没有耐心,但有创意,虽然不善言辞,但很热心,总有他好的一面,把小孩的性格倾向记录下来,从而引导他。家长们在用欣赏的眼光看自己的孩子时,会发现他们很迷人。
感激不只是口头上的赞扬,更是一种行为,家长应该多给孩子创造机会,来发挥自己的才能。例如,家庭成员过生日时,鼓励孩子们表演节目;每周五晚上轮流朗诵短文,并发表自己的见解;每月举办一次派对,邀请孩子的朋友参加;每个人都要献出一份爱心……此外,随时找机会让孩子帮你忙,洗碗,拖地,收衣服…越做越自信,孩子不会再自卑自闭的角落里退缩。
结语:家长要懂得,与孩子相处时,不要总以自己的想法、意愿为中心,去要求、去改变孩子,应通过有效的沟通与互动,尽量拉近亲子之间的思想距离,这样才能更好地相处,才能让你和孩子的关系更亲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