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恋爱心理测试:4种恋人,你是哪一种?| 快来对号入座)我带领大家完成了依恋模式的心理测试,并且解释了安全型、焦虑型、恐惧型、疏离型四种依恋模式的特征以及形成的原因。
今天我们主要来探讨“恐惧型恋人”
他们都在想什么?
他们如何看待自己的伴侣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如果你是恐惧型恋人,你可以做些什么让你的关系更舒适?
从四象限图中可以看出,恐惧型恋人即害怕被抛弃、缺乏安全感,同时又回避亲密,不愿意主动靠近另一半。
因此,恐惧型恋人的核心关键词是
矛盾
既在乎这段感情,想要与对方建立稳定的关系,害怕被对方抛弃,时刻充满着不安全感,又担心太过靠近对方、依赖对方会让自己受伤,因此有时会变现得满不在乎、不愿靠近,在自己与他人之间树起一道高墙。
如果你主动向我走了1步,剩下的99步都好说,但如果你退后了1步,我会转身撒腿就跑。
@微博网友
恐惧型恋人自己的内心是充满着矛盾、患得患失的,而在伴侣眼中Ta们可能是:
给你发散出爱的信号,但总感觉拒人千里之外
善变的、忽冷忽热
细节控,极其敏感、情绪不稳定
很容易在发脾气或情绪冲动时提分手,但其实只是试探
喜欢冷战、回顾矛盾
平时不习惯于表达自己的感受
几乎总是恋爱中被动的那一方
......
之前大火的影视剧《三十而已》中的陈屿,就具有某种程度上的恐惧型依恋人格。
在前面的剧集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满不在乎、拒人千里之外、爱“鱼”胜过爱“妻子”、在妻子流产后没有表示一点伤心难过的男人形象。
但随着剧集的展开,我们渐渐发现,在内心深处,陈屿其实非常爱自己的妻子晓芹:在晓芹身边有其他男性出现时会焦虑、吃醋;在晓芹遇到危险时永远默默地挺身而出;独自承受了许多工作、生活上的压力,却很少向别人倾诉......
虽然深爱,但他似乎从不表达自己的爱意,“默默”地在远处守护,直到两人离婚后,才意识到问题的所在。
陈屿与晓芹的爱情戏最后成为了《三十而已》中唯一的“甜”。
作为具有恐惧型依恋人格的陈屿,又是如何在意识到问题所在之后,积极改变的呢?
一、勇敢承认自己的脆弱
恐惧型恋人往往很害怕自己在关系中表现出依赖对方、黏人、脆弱、需要对方等特质,他们认为一旦自己在关系中依赖对方,自己就会在感情中处于下风,在他们心里存在着“认真你就输了”、“主动的人最卑微”等观念。
但是在他们内心深处,他们是需要对方,且渴望依赖对方的,因此,他们会表现得十分“拧巴”,心里很想靠近,行为上却在不断疏远,反而把自己在乎的人越推越远。
因此,打破这个魔咒的第一步就是承认自己的脆弱,承认并主动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即你是想要依赖、想要接近对方的,并不是不在乎,不喜欢对方。
二、表达你的恐惧
在表达自己的需求的同时,也可以和伴侣表达自己的恐惧,即自己为什么会表现得“拒人以千里之外”。
你曾经经历过什么创伤事件?也许是在曾经感情中所受的伤害让你难以信任他人,也许是你小时候后的经历,也许是你身边的人的经历,也许是你周围的人给你灌输的想法?...
总之,想要突破恐惧型依恋对你的束缚,你需要和你的伴侣好好谈谈,只有这样,伴侣才能更好地了解你,了解你背后的恐惧,对你而言,也可以感受敞开心扉所带来的感受。
三、直面冲突,主动沟通
恐惧型恋人十分敏感,他们的不安全感让他们变成了“细节控”,很多恋爱中的细节都会让他们感受到焦虑、威胁,使他们变得愤怒、忧伤。
但是,恐惧型恋人倾向于回避冲突,选择一个人生闷气、冷战的方式来让惩罚对方,或是让对方猜测自己的想法。
这其中最本质的原因在于恐惧型恋人认为:
冲突 = 危险
他们认为直面冲突可能会让冲突加剧,甚至导致关系的结束,因此宁愿选择回避的方式也不要面对。
因此,恐惧型恋人首先要转变的观念便是:
冲突=机会
有冲突与矛盾说明双方是在乎彼此的,只是在某些方面存在着不理解。冲突与矛盾给了双方一个表达自己、调整关系的机会。
恐惧型恋人需要在产生负面情绪的时候主动表达,可以在表达时参考以下模板:
我感觉 (你的感受) ,因为你 (你观察到对方所做的事情或者所说的话),我希望你 (你希望对方怎么做呢?)你觉得呢?(给对方一个表达的机会)。
在《三十而已》中,陈屿不再回避向对方表达爱意,表现对对方的占有欲,和晓芹重新开始。我们不是一生下来就是完美的伴侣,都是在不断认识自我的道路上共同成长。
我是月月,一位心理咨询师,希望在自我疗愈的路上与你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