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作为一种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的鸟类,乌鸦往往被认为是霉运的象征,这一方面是由于其性格凶悍、喜食腐肉,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它声音嘶哑、其貌不扬。不过,尽管如今的乌鸦已经几乎成为了厄运的代名词,但在古代它的形象可谓时好时坏,有时是带来吉祥的神鸟,有时则与不幸相伴,让人不由感到十分矛盾。
说起古人眼中的乌鸦,就不得不提到传说中的三足金乌。在我国古代神话当中,太阳每天从东方的扶桑神树上升起,到了傍晚则降落在西边的若木神树上,如此周而复始。而根据《山海经》的记载,太阳“载于乌”,也就是被金乌承载着进行日出日落的变幻,此外,《淮南子》当中则有着“日中有踆乌”的记述。到了东汉,王充也在《论衡》中表示:“日中有三足乌,月中有兔、蟾蜍。”
一种说法认为,古人在观测太阳时发现了其表面存在的黑子,于是发挥想象力猜测那是一种神奇的乌鸦。后来,为了和普通乌鸦进行区分,太阳上的乌鸦便被塑造成了三足的特殊模样,得名“金乌”或“赤乌”。值得一提的是,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非衣”上绘制着只有两足的金乌画像,这说明了金乌曾经经历过从两足到三足的变迁。
经过《论衡》等典籍的记载,太阳上有金乌和月亮上有玉兔、蟾蜍的说法逐渐成为了古人的共识。在此基础上,许多文人在文学创作时也自然而然地开始使用这一概念,举例来说,韩愈写有名句:“金乌海底初飞来,朱辉散射青霞开。”白居易也曾用“天地迢遥自长久,白兔赤乌相趁走”来形容日升月落、周而复始的变迁。
赤乌是金乌的别称,与此同时也是一种瑞鸟。汉朝大儒学家董仲舒为了印证自己“天人合一”的思想,曾经引述《尚书传》的记载道:“周将兴时,有大赤乌衔谷之种而集王屋之上,武王喜,诸大夫皆喜。”也就是说,周朝在建立之前曾经有巨大的赤乌衔着种子聚集在周武王的屋上,这种吉祥之兆预示了周朝大兴,因此人们也常说:“乌鸦报喜,始有周兴。”
三国时期,东吴大帝孙权尤其喜爱用祥瑞来作为国号,他听闻夏口出现黄龙、凤凰,于是登基为帝,建元黄龙,后来会稽郡某地的禾穗长得格外茁壮,他便又改元嘉禾。到了嘉禾七年(238)九月,孙权又因为见到殿前聚集赤乌而下诏道:“间者赤乌集於殿前,朕所亲见,若神灵以为嘉祥者,改年宜以赤乌为元。”
直到唐代以前,乌鸦的形象都算得上比较正面,但随着《酉阳杂俎》当中“乌鸣地上无好音。人临行,乌鸣而前行,多喜。此旧占所不载”的表述,鸣叫声嘶哑凄厉的乌鸦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一种凶鸟。不过,乌鸦主凶的说法其实并没有成为绝对的主流,这一点从民间流传着“乌鸦反哺”的故事就可以看出。
根据《本草纲目》的说法,乌鸦刚出生时母亲会养育它们六十天,而长大后它们也会反过来赡养母亲六十天。尽管现代科学对乌鸦是否拥有反哺的习性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但在古代这个说法流行一时,且被主流思想儒家当作了宣传慈孝思想的范例。得益于反哺的传说,乌鸦在被许多人当作凶鸟的同时又成为了孝鸟,形象有所改善。
时至今日,乌鸦的形象已经由于各种说法而变得相当复杂,不过大多数时候它的出现仍然被认为是不吉利的预兆。其实,不仅仅是中国,乌鸦在遥远的欧洲也拥有着复杂的形象。希腊神话当中,乌鸦本是洁白美丽的圣鸟,但因为欺骗太阳神阿波罗而被后者变成了黑色,且从此背负上了欺骗的恶名。
而在北欧神话当中,众神之王奥丁养了两只分别代表思想和记忆的乌鸦,帮助其巡视天下。此外,远在西欧的英国人也对乌鸦情有独钟,不过他们所喜爱的是鸦科下属的渡鸦。泰晤士河畔的伦敦塔曾被英国王室作为天文台,由于塔顶周围聚集的大量渡鸦影响了观测,国王查理二世曾下令将其驱逐。
然而,听闻国王要赶走伦敦塔的渡鸦后,许多民众自发组织起来表示抗议,他们表示渡鸦是伦敦塔的圣物,保佑着整个英国的君主政体。见此情形,查理二世只好另外修建了格林威治天文台,且颁布法令要求伦敦塔内要一直饲养渡鸦。
综上所述,乌鸦作为一种分布广泛的鸟类,在世界各地的文明当中都留下了属于自己的身影。在我国神话当中,它最初是不折不扣的神鸟和吉兆,但是由于外表、声音、习性等原因,它又被一些人冠以恶名,归为凶兆。其实,乌鸦本身无所谓吉凶,但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来看,它喜食害虫和腐肉,毫无疑问属于益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