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1、青春期叛逆,是指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后发生的一段心理的过渡期,是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尤其是父母)监护的表现。
2、青春期叛逆主要有三个阶段:早期阶段(9-13岁)、中期阶段( 13-15岁)、后期阶段( 15-18岁)。每个阶段的核心表现都不一样。
3、青春期是青少年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家长过度的压制或纵容,都会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
4、青少年的生理快速发育、心理人格发展、面临的压力过大、家长无效的教养方式,皆可造成其青春期叛逆。
5、家长要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信任,并要学会积极地倾听,关注孩子的内心感受。也可以多组织一些亲子运动,平复孩子体内不断涌动的能量,使孩子的状态更加稳定。
一、概述
青春期叛逆,是指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后发生的一段心理的过渡期,是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尤其是父母)监护的表现。
美国著名的“沟通之父”托马斯.戈登博士认为:青春期孩子反叛的不是其父母,而是对抗父母的权力,以及基于这份权力的言行方式。如果父母从孩子出生起就能更多地依赖非权力的方法来影响孩子,那么,孩子在进入青春期的时候也就没什么可反叛的,也就没有了所谓的叛逆期。
二、一般表现
孩子突然间行为异常,像变了个人,不听话、不服管、爱顶嘴,情绪焦躁不安,容易被激惹,严重的会与家长和老师发生激烈的对抗,做事不考虑行为后果,容易走极端。
青春期叛逆主要有三个阶段:
1、早期阶段(9-13岁):反叛通常开始于中学早期,孩子的叛逆动机,主要是为了摆脱曾经的自我定义,为将来更成熟的重新定义扫清道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内心独白是:“我不再是小孩子,不要再把我当成小孩!
2、中期阶段(13-15岁):在中学后期和高中早期,大多数的反叛是为了创造必要的差异来突出自己,让明自己独一无二的存在价值,也期待别人能够肯定其独特性。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内心独白是:“我是与众不同的,请不要用任何人的标准来对待我。”
3、后期阶段(15-18岁)︰在高中的中后期发生,通常是由青春期的延迟而发生的,主要是为了把自己从对父母的依赖中解放出来,以获得相对独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内心独白是:“不要总是对我啰里啰嗦的,我有能力照顾好我自己。
三、深层影响
青春期是青少年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青春期的叛逆行为,本质上是其内在人格形成过程的外在呈现,是一个本能的、在不断地尝试、挣扎、对抗、摇摆中逐渐明确自我意识边界,建立相对稳定的事物认知和自我认知的过程。因此,家长过度的压制或纵容,都会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
1、过度打压:可能会使亲子关系遭到严重破坏,制造诸多亲子矛盾、沟通障碍,使孩子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逐渐走向父母期待的反面(父母期待越高,孩子的表现越坏),为其人生健康发展带来难以估量的破坏;可能会使孩子从此变得缺乏自信心和自尊感,不敢维护自我利益,不能坚持自己的信念,不愿尝试新的可能,变得懦弱自卑。
2、过度纵容:可能会使孩子变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无视他人利益和界限,恣意妄为、自私自利,缺乏必要的社会能力和意识,从而为其未来的情感生活、职业生涯、人际交往等诸多方面都埋下挫败的隐患。
四、形成原因
1、生理快速发育的必然产物。
青春期是人的一生中生理发育最为显著的一个阶段,各项内分泌和身体激素水平空前提升,但大脑神经结构和功能发展还不够均衡,这容易导致孩子形成情绪波动较大、自控能力不足、行事冲动易走极端、时而烦躁不安、时而忧虑苦闷的性格特质。这些特质被很多家长看来,自然是问题多多,然而身体的本能反应又如何能被区区几句啰嗦和训斥所压制,一来二去,孩子便被冠以叛逆"的罪名。
2、心理人格发展的必然阶段。
青春期孩子的自我意识、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我价值体系逐渐形成,开始深入地思考“我是谁”、“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有哪些价值”等问题,并结合这些问题在现实中不断地探索、尝试和确认,逐渐感知“我"与世界之间的界线。同时,在这个探索和确认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自信、自尊和自爱等心理素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内心世界和外在表现往往都充满矛盾,对待家长时,反抗性和依赖性会同时存在,如果家长不能理解,双方就很容易发生冲撞。
3、压力过大造成的应激反应。
青春期的孩子,一直面临学业、人际等方面的压力,如果没有得到家长和老师的恰当引导,就很容易在认知、理解、运用等环节产生技能和心理上的障碍,进而触发潜意识中的对抗情绪,对外界采取抗拒行为,形成逆反心理。
4、家长无效的教养方式所引发的对抗。
家长的过多干预、过度操控,常常会让青春期的孩子感受到不被信任和尊重;反之,家长的情感忽视、放任自流又会让他们感受到不被关注和重视,使双方因为缺乏理解,而冲突不断、矛盾重重。
五、应对方式
1、家长要给予孩子尊重。
给予尊重,也就是要少—些操控,主要体现在给予孩子各种权力,让他们能在一定程度上和相对范围内运用、实施自己的权力。孩子进入叛逆期后,格外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所以,家长要逐渐放权,包括:
自主权:家长要少—些命令,多一些允许发言权:对等地表达观点、想法的权力。
支配权:允许孩子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给孩了—个独立的空间。
表决权:在事关本人或家庭的相关事项中,有提出意见且进行表决的权力。
隐私权:不要试图去窥探孩子的隐私。
家长给予孩子权力,也就是给予孩子尊严,这是建立孩子自尊感的关键方式。
2、家长要给予孩子信任。
给予信任,少些替代,在涉及孩子的事情上,要尽量允许其自行完成,并对其中做到的部分进行及时的肯定。家长要给予甚至是制造一些让孩子独立决定、独立完成事情的机会,并想办法让他能够做好,使他获得更多的肯定,这个过程也是培养孩子自信的最佳途径。
3、家长要学会积极地倾听。
青春期的孩子依然会对父母有强烈的依恋感,但这份依恋感的满足方式却已经从具体的、物质上的帮助,转化成了抽象的、精神上的支持。简单地说,青春期的孩子在表达自己所遇到的问题时,并不是在发出“请帮我解决”的邀请,而是,“我现在遇到了问题,我有些困扰,我能够解决,我需要你的关注。家长不必对孩子遇到的问题太过担心,可能等孩子呗诉完了,问题就已经没有了,或者他自己就已想到了方法。家长需要关注的是孩子的内心感受,这一点才是孩子这个阶段真正需要的。所以,家长要及时地调整自己与孩子不久之前刚适用的沟通模式,从教导者的身份转变为倾听者,少说多听。
4、多组织一些亲子运动。
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这个阶段都需要利用大量的体育运动来消化和平复体内不断涌动的能量,而如果此时有家长的参与,那将不仅能够使他们的状态更加稳定,还会使双方的亲子关系更加和谐、紧密。这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全身心的陪伴,更能充分表达爱的方式了。当然,无论是体育运动,还是游戏玩耍,又或者是语言辩论,除非涉及原则,否则家长要尽量多让孩子获得胜利,有利于培养孩子强大的心理力量,让其拥有一个更宽阔更坚韧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