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女子抱着孩子上火车,车厢中早已坐满了人。其中一个年轻人正躺在座位上睡觉,一个人却占了两个座位。孩子哭闹着要坐,并用手指着那个年轻人。但是年轻人假装没听见,依旧躺着睡觉。这时,孩子的妈妈用安慰的口吻来说:“这位叔叔太累了,让他睡一会儿吧,他睡醒了肯定会腾出座位来。”
几分钟后,年轻人睁开了眼,一副刚刚睡醒的样子,然后坐直了身子,把另一个座位让给了那个抱孩子的女子。
这位女子用一句安慰之语改变了年轻人对自己的认知,从一个无赖心理转变为懂礼的人。这就是心理学上的“镜中我效应”。
01什么是“镜中我效应”?
”镜中我效应“是1902年有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提出的,这个理论认为:“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其他人对于自己的看法的反映,他所具有的这种自我感觉,是由别人的思想、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所决定的。”
也就是说,我们是什么样的人,需要从别人那里得到反馈。
如果以自己的需求为目标而忽视他人的利益,那么就不会得到认可和好评。比如上面说到的那个年轻人,自己占着两个位置睡觉很舒服,如果不让给他人做就是一种讨人嫌的行为。
那位机智的女子用开明的话语暗示给年轻人,你会给我们让座的。通过这种友好的反馈,年轻人对自我有了重新的认知。“哦,原来我在别人眼里可以是一个热心的人!”
在别人眼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会影响我们对自己的认知。有时候,他人就是我们的镜子,通过别人的言论我们可以发现自己不同的一面。
02你我皆是镜中人,自己言行要恰当
我们看不见自己的容颜,每天都要照镜子才能正仪表。同样,我们也不能真正地看清自己的内心,要找一面镜子才能做事不偏颇。
魏征去世后,唐太宗哭得很伤心,他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如今魏征死了,我少了一面镜子啊!”
山本耀司也曾说过,“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所以,跟很强的东西、很可怕的东西、水准很高的的东西相碰撞,然后才知道“自己”是什么,这才是自我。
好比在小城里的状元独揽无限风光,但是他们进入顶级学府之后并没有飘飘然,反而是更加刻苦,待人更加谦逊。因为他们周围的人个个都是精英,和同行的人相比并没有什么了不起。
通过别人看见自己的真实水平,看见自己能带给他人的价值,也就更加明白了脚下的路该怎么走。
03、如何利用镜中我效应
接触品德高尚的人,我们照出了自己的不足;通过他人的鼓励,我们发现自己的潜力;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优秀的人为伍 ,我们就能够弥补差距。
别人是我们的镜子,我们也是别人的镜子。
1、以优秀的人为镜子
和优秀的人一起,你也会渐渐变得优秀。环境对人的影响非常重要,就像我们所熟知的孟母三迁的故事。
2、保持宽容之心
即便他人对你的评价有失公正,我们也要保持宽容的心态。你帮助同事,却被说成别有用心。那可能是他的心底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我们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3、真诚对待他人
我们对别人的言行也是一种反馈。比如给忙碌的服务员一个理解的微笑,他会觉得是对自己工作的肯定。
4、说出你的愿望
对自己身边的人,要懂得表达自己的爱和愿望。比如,想让孩子少玩手机,多看书,我们可以说,“你读书的样子真好看。”“我们一起读书的感觉真好啊。”你说得多了,他就真的照着那样去做了。
听听他人的话,我们就能明白自己在什么水平。在成长的路上不要夜郎自大,也不故步自封,和前进的人保持步调协调,就能看见自己的进步。
只要学会认识自我,找到正向反馈,我们就会变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