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发展恰似一条奔腾向前的长河,青少年则是这条长河上的峡口,难免会有漩涡急流,产生种种不适,出现诸多困惑。
1,青春期困惑。
如果说身体突增和体型变化还使青少年在惊恐中感到欣喜的话,那么伴随着性成熟出现的男孩遗精和女孩月经来湖就只会使这些少男少女们感到困惑不安,同时带来一系列青春期身心生长发育问题。
2,学习困惑。
青少年在学习上面临一个新的挑战:有些学生在小学阶段依靠死记硬背尚能应付学业,而此时若不改变这种低级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己的学习自觉性和独立性,学会学习,就无法跟上学习进度。新旧学习方式的矛盾更替,学习压力的不断增加,学习竞争的日益升级,都可能产生学习困惑。
3,情感困惑。
随着年龄增长,青少年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自己的内心世界,不再轻易地表现、发泄自己的情感。这就给青少年与他人的情感交流和理解增加了困难,而且他们自己也经常得不到别人的理解。
因此,许多青少年的情感在肯定--否定、积极--消极、封闭--开放、豁达--猜疑之间起伏和波动,造成同学间、师生间的许多情感隔阂,烦恼就难以避免,青少年的情感困惑也就应“运”而生。
4,认知困惑。
如果说儿童是带着好奇心认识这个世界的,那么青少年会因其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自我意识的觉醒,而用挑别和怀疑的眼光认识和评价客观事物,包括父母、师生、朋友、书本和社会中发生的一些事情等。
这种迅速发展的认知能力与青少年贫乏的知识和经验之间的矛盾,造成了认识上的极大反差,再加上青少年的情绪特点,使他们在认识世界时,容易以片面的、武断的、甚至冲动的认知方式表达出来,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消极的影响。
5,自我意识困惑。
社会发展的要求、生理心理的逐渐成熟、自我反省能力的提高,使原来似乎统一完好的“自我”开始分裂,重新进行自我审视:“我曾经是个什么样的人?”“我现在是个什么样的人?”“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当自我与现状不符时,青少年就会百思不解而沉湎于白日梦,使自己越来越远离现实。这种自我意识困惑,使青少年草草地结束自我认同过程。
6,人格困惑。
青少年生理上的迅速成长唤起了人格上的独立需要。自以为是成人了,要求得到人格上的尊重,可现实生活中父母还常常把他们当孩子对待,反复地叮斓,过多地限制。
各方面要求独立思考、独立发表意见、独立办事,可父母还不时挥舞“权威”大旗。这一切,使青少年感到无所适从,感到难以容忍的孤独和失望。青少年的这种人格发展困惑,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7,升学择业困惑。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及社会就业矛盾的日益突出,原来毫无忧虑的青少年也面临新的挑战:是继续升学还是尽早就业?考职高还是普高?
填报当前“热门”专业还是填报国家需要的“冷门”专业?等等。由于所学专业与今后就业有着直接的联系,而且社会用人制度打破国家统包体系,实行双向选择。
因此,青少年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尤其显得忧心忡忡:填"热门专业怕进不去,填“冷门”专业于心不甘,矛盾心理重重。
总之,青少年如此众多的困惑提醒人们,不仅要看到青少年青春勃发、锐意进取的一面,也要看到矛盾重重、暗礁四伏的一面。
作为父母和教师,一定要针对这种状态,及时改变教育策略,更多地理解和关心青少年;而青少年则应更自觉地把握人生前进的方向盘,去迎接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