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轮效应#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光晕效应”、“日/月晕效应”、“成见效应”、“光圈效应”、“以点概面效应”,指在人际知觉中所形成的以点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属于心理学范畴。这种效应在对不熟悉的人进行评价时会体现得更加明显。


个人的某种品质,或一个物品的某种特性给人以非常好的印象。在这种印象的影响下,人们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这个物品的其他特性也会给予较好的评价。

这种爱屋及乌的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就像月晕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从而掩盖了其它品质或特点,所以人们就形象地称这一心理效应为光环效应。和光环效应相反的是恶魔效应,即对人的某一品质,或对物品的某一特性有坏的印象,会使人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这一物品的其他特性的评价偏低。

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也即常常以偏概全。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光环效应的例子不胜枚举。

名人效应是一种典型的光环效应。

不难发现,拍广告片的多数是那些有名的歌星、影星,而很少见到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因为明星推出的商品更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同。一个作家一旦出名,以前压在箱子底的稿件全然不愁发表,所有著作都不愁销售,这都是光环效应的作用。

如一个人最初被认定是好的,则他身上的其它品质也都被认为是好的。它指个人在敬仰、爱慕他人过程中所形成的夸大了的社会认知。光环效应在爱情和偶像崇拜中最明显。

人们通常会下意识地把一些正面的品质加到外表漂亮的人头上,像聪明、善良、诚实、机智等。但外表的吸引力和自信心之间没有明显的关系,一些外表有吸引力的人并不像旁观者一样对自己的个性和能力充满信心。外表漂亮的人意识到他人对自己的正面评价不是基于他们真实的个性和能力,而是其外表吸引力的光环效应所致,他们受到这些矛盾和混乱的信息影响,很多外表漂亮的人反而更没有自信了。

在劝说对方时随意地提起知名人士或权威人士,或者引用专家的意见并在言谈举止中表露出你对这些人十分熟悉,将会大大提高你的成功率。

同样,在经济领域也是这样。一些知名品牌很自然地被人们赋予了光环,从而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前来购买。

企业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产品为大众了解并接受?一条捷径就是让企业的形象或产品与名人相粘连,让名人为公司做宣传。这样,就能借助名人的“名气”帮助企业聚集更旺的人气。要做到人们一想起公司的产品就想到与之相连的名人。

就像币圈的崛起、企业的品牌等等,我们会戴着这种有色镜去观察事物,而被观察的事物被罩上了不同色彩的晕轮。

权威机构的数据或知名人士的评价都会使人们不由自主地产生信任感。人们迷信权威已经到了难以自拔的地步,虽然觉得有些观点没有什么值得借鉴之处,或者有很多疑问,但只要是出自权威部门或者权威人士,人们通常都会全盘接受,而不考虑是否是真实的。

即使是在强调个人意识的今天,光环效应也并不因为人们追求个性化的行动而减弱。

人们对明星的追捧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许多人因为喜欢一个歌星或影星而极力地去模仿他,从服装、发型到说话做事的方式,无一不竭尽全力模仿。

光环效应不仅仅体现在这些明星身上,在现在的商品经济时代,各行各业都在为自己的产品打造着光环。


进入21世纪,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营销手段不断发展。其中借助企业形象、品牌形象、产品形象等为核心组成的形象力来展开的营销活动——“形象营销”越来越受到企业界的青睐。

企业的某一品牌形象一经确立,其产品的价值和知名度也会水涨船高。独具吸引力的、被公认为高质量的品牌占据着极为有利的竞争地位。在众多商品中,用户或消费者无疑会更多地将眼光集中到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上。这就是品牌的光环效应最直接的体现。


  • “投射倾向”,把自己的某些心理特点附加给对方。

  • “第一印象”,由于它有先入为主的特点,因而往往比较深刻。

  • “刻板印象”,按照预想的类型将人分为不同种类,然后贴上标签,按图索骥。

  • “以貌取人”,表现出按外貌分类的倾向。

  • “循环证实”,一个人对他人的偏见,常会得到自动的“证实”。

光环效应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商场上,还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例如在感情生活上,“情人眼里出西施”,反映的就是一种恋人间的光环效应。

男女朋友之间也经常会出现光环效应。两个恩爱的人在一起,便会觉得双方身上都是优点,没有一点点缺点。这就是在刚开始喜欢上一个人的时候,其实只是喜欢上了对方表现出来的某一方面的优点,然后经过晕轮效应的扩大,才使自己觉得对方身上全是优点。

一位青年男子十分迷恋一位少女,但少女的脸上有些雀斑,所以她常常不愿让男子凝视自己的脸庞。

男子却说:“你脸上的雀斑很美,好像是天空中闪烁的星斗,楚楚动人。”

沉醉于爱河之中的男男女女,都执著于自己的恋爱对象,并对对方某些美的方面特别专注、迷恋和欣赏。这种积极的主观态度会使这些美的方面在恋爱者心目中显得特别突出,并因此而产生光环效应,看对方的各方面都会产生美的感觉,甚至会把对方的缺陷也当作优点去欣赏。

光环效应给爱增添了魅力,给爱增添了诗意,使爱披上了玄妙的幻想轻纱。它使“情人眼里出西施”,让人间产生一对对佳偶。

倘若没有光环效应,恋爱不戴上光环,不披上一层轻纱,便不会有诗一般情意绵绵的爱。爱情的美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光环效应造成的。

光环效应的形成原因,与我们知觉特征之一——整体性有关。我们在知觉客观事物时,并不是对知觉对象的个别属性或部分孤立地进行感知的,而总是倾向于把具有不同属性、不同部分的对象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我们闭着眼睛,感知到某个事物某种属性时,气味、味道或形状,我们头脑中就会形成有关它的完整印象,因为经验为我们弥补了它的其他特征,如颜色(红黄蓝)、滋味(酸甜苦辣)、触摸感(光滑)等等。由于知觉整体性作用,我们知觉客观事物就能迅速而明了,“窥一斑而见全豹”,用不着逐一地知觉每个个别属性了。

这样,当我们对某人只要有了一个特征,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去补足其他有关联的特征。另外,就人的性格结构而言,各种性格特征在每个具体的人身上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人们既可从外表知觉内心,又可从内在性格特征泛化到对外表的评价上。这样就产生了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的弥散性,是马太效应的表现。

对一个人的整体态度,还会连带影响到跟这个人的具体特征有关的事物上。“知人为聪,知己为明” 。我们知道,对人的知觉过程不同于对物的知觉过程,人对自身和同类的知觉,往往一开始就注定要受到主体意识的明显渗入和缠绕。所以对人的知觉与对物的知觉比较起来要更困难,更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从而出现失真乃至造成错觉。


  • 它容易抓住事物的个别特征,习惯以个别推及一般,就像盲人摸象一样,以点代面;

  • 它说好就全都肯定,说坏就全部否定,这是一种受主观偏见支配的绝对化倾向。

  • 它把并无内在联系的一些个性或外貌特征联系在一起,断言有这种特征必然会有另一种特征。

光环效应在带给我们启示的同时,也很容易影响我们正确的认识和判断,它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小心使用。

举报/反馈

白甲三

1411获赞 134粉丝
美好的生活,生活的美丽。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