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中学的孩子的思维,已趋于成熟,家长要适应孩子的成长。

上中学的孩子的思维已趋于成熟,家长要适应孩子的成长,配合学校做好思维能力的开发和培养积极思维的良性倾向。

一个人能否正确地看待自我,能否正确地处理好周围的人际关系,能否准确地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都与人有没有正确的自我意识有关。

自我意识是人的意识的一个主要特征和形式,它是在人的社会交往实践中,通过逐步认识自己和环境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自我意识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对自己身高、体重、相貌、性别的认识;其次是对自己的兴趣、爱好、动机、需要、能力、气质、性格等的了解;再次是对自己与周围人的相互关系,自己在群体中的角色位置和作用的理解和把握。

自我意识不仅表现在自己对自己身心活动状况的考察上,而且还表现在对自己身心活动的控制上。

自我意识的发展起始于幼年时期对自己和周围事物的区分,到少年时期开始逐渐成熟。少年期的自我意识主要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少年期学生的这种成人感是少年自我意识急剧发展的一个特征,也是个性发展的转折点。家长应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尊重他们的意见,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与他们平等相待,给他们恰当的教育和帮助,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

自我意识的强度和深度不断增加少年强烈地渴望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他们常常会在镜子面前左顾右盼,研究自己的相貌和体态,研究发现。

少年不仅十分关心自己,而且以为别人也都在关心着自己。他们往往把自己看作是一个被人观察的对象,而极少把自己看成是个观察者。

评价别人与自我评价能力不断提高首先,评价标准发生了质的变化。少年学生对别人和自己的评价逐渐由以外在特征为主转向以内部特征为主,他们开始从行为的动机、道德面貌和个性品质方面来评价自己和他人。

其次,少年自我评价能力落后于评价别人的能力。少年的自我评价能力是在评价别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少年在评价别人时能一分为二,分清主次,能注意到较全面客观地进行评价,而在评价自己时则不易做到这一点。

再次,少年对别人和自己的评价还不够全面和稳定,带有很大的片面性、主观性和易变性。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往往偏高,而对别人的评价偏低,而且对自己和别人的评价很不稳定。喜欢某个同学时就说他处处都好,不喜欢他时又说他一无是处。

成功时认为自己很了不起,遇到挫折时又容易对自己全盘否定。自我评价适当的学生,学习目的比较明确,能合理分配时间,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自我评价不适当的学生,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与同学关系常出现矛盾,甚至养成一些不良的个性特点。

四、独立性与自我控制能力不断增强,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的日渐发育成熟,以及少年对自己的知觉,他们的独立性和自我控制能力也在不断加强。

中学时期是自我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年龄、阅历和个人能力等因素的影响,中学生往往很难做到主动地、客观地全面认识和把握自己。因此,这就要求做父母的要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自我意识的教育。

教育孩子努力实现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统一社会的要求,学校和家庭的教育使得孩子在心目中形成了一个理想的自我,这个理想的自我一般是积极的、向上的,当然也是高于现实中的自我的。父母应充分利用理想自我的激励和导向作用,鼓励孩子向理想自我的方向迈进。

举报/反馈

教育不火君

18.9万获赞 36.2万粉丝
洞察教育行业资讯,想看的这里都有
优质教育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